今年4月1日,一场旨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的“厕所革命”在成都拉开序幕,根据目标,所有景区都将在5月1日前配备厕纸和洗手液。半月过去,新设施、新环境、新体验是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记者从人民公园了解到,部分游客浪费和“顺”走手纸的现象,已经成为人民公园遇到的首要尴尬,而园区创下了7天消耗1500卷厕纸的“纪录”。成都人民公园免费厕纸浪费盗窃现象严重,7天用光1500卷。(4月16日《成都商报》)
其实,不仅是成都的公厕纸被偷拿,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大城市的公厕纸也被偷拿甚至浪费掉,媒体对此早有报道。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素质差造成,也有人说是缺乏信仰的结果,还有人称是穷惯了、穷怕了导致。这些话无不道理,就是说这一问题构成的原因复杂,但“素养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较为开放的大城市,过半公厕都没有厕纸,就是担心被如厕者习惯性“顺走”。
网上一个提问:老外问我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国内公厕没有厕纸,那我该如何回答比较妥当?其实不必绕弯子,别怕丢脸,直接告诉人家担心“被私拿占用”就可以了。但如果再被追问“为啥要私拿占用”,这就真很难回答了,其中的原因太过复杂,几句话恐怕无法概全。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公共意识缺乏,对此谁都不会否认吧?
然而,一谈起公共意识或素质,不少人就开始吐槽、嘲笑,称什么素质啊,别总拿素质说事儿。可作为公共资源的免费厕纸,都毫不脸红地拿走占为己有,这不是素质差又是什么呢?不仅是成都人民公园7天就用光1500卷手纸,北京等地在有些公厕都被迫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有些公厕刷脸出厕纸竟达几分钟!难怪被追问“是素质的倒退还是‘黑科技’”了!总之,免费厕纸如何才能继续“免费”下去,就成了一道公众必答题,拷问着每个公民。
公共意识,即规范意识、利益意识、环境意识、参与意识等,构筑了现代公共意识的底座,而“公共性”在每个人身上折射出的现代素养,则标注了一个民族迈向现代化的文明高度。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共领域越来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共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公共心理、公共道德、公平正义问题等等,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公共性问题突显公民公共意识的缺乏。而公共意识,又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提升。尤其像我国,从原来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欣欣向荣,对现代的共享生活、共享经济、共享空间等“共享”还没有准备好。中国人开始过真正的公共生活比较晚,开始过“共享”生活就更晚,看那些被折磨得“体无完肤”的共享单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连串既滑稽又现实的问题,就什么都知道了。
有人搬出发达国家的人,比照中国人的道德素养,并以此来说事儿,这倒是事实。但发达国家经历了长久的契约精神、诚信道德、法制意识等文明洗涤。而我国恰恰处于文明的上升阶段,这是阶段性差异造成的。而且,法律完善,执法到位,民众觉醒等,都需要时间。风险低回报高的事,谁都愿意做。开展公共意识教育,我国起步较晚,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组织、社会,尚缺乏一套完备的系统,现正在完善,需要一点点来,要“步步为营”。
由是,公厕纸被频频多占、私拿,不仅反映出公共意识的缺失,也暴露出我们平时在诸如公共意识、契约精神、诚信教养等教育上的缺憾。只有正视国情,努力改变思想道德水平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不相适应,不断提升公共意识,采取自律和他律在内的多种手段,制约公民珍惜和保护公共财产不被私自侵占的行为,才能逐渐改变现状。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