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权力面前,听到的总是赞扬声,我变得飘飘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作风不断滋长……使我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落马贪官的忏悔书中,如此反省并不鲜见。在赞扬声中陷入“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最终坠入违纪违法沼泽者,为数不少。(4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现实中,有些民主生活会开得不痛不痒,根本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少同志对领导放“礼炮”、对同事放“空炮”、对自己放“哑炮”,开成相互评功、相互表扬的“神仙会”,根本没有触及灵魂,没有达到效果。而在官方场合,有人把领导称为“老板”“老大”,把下属称为“哥们”“兄弟”,一派和谐安定的局面。这种不痛不痒的“赞美”也好,庸俗称呼也罢,往小了说是谄媚、是逢迎、是庸俗,往大了说就是搞小团体、搞小帮派,是破坏与其他同事和领导之间团结,损害党内民主、团结的大问题。
用赞美的“语言贿赂”去讨好对方,虽然它并不违反法律,但如果任其泛滥,势必会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因此,拒绝“语言贿赂”便显得至关重要。说到底,称谓虽小,隐患不少,这不仅仅是风气问题,其根本问题党员干部的“官”念在作祟,而我们也必须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切实改变称呼背后的官场生态。
“语言贿赂”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理应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高度重视。同时,作为党员干部,理应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如果没有苦干实干精神,通过庸俗献媚的方式说出一些人人都“好”的话,以期他人“投桃报李”,可能会吃力不讨好,还可能因此丢掉党员干部的廉耻之心,无论怎样,都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自古至今,“语言贿赂”乃是一些人的常态,究其根源,就在于有人喜欢、愿者上钩,“官”念扭曲、私心太重。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对那些擅长于察言观色、掷人下怀、卑恭折节、趋炎附势的“溜”“拍”之徒不予买账,尤其不让他们捞到“油水”、得到好处,“语言贿赂”就不会有市场,搞这种贿赂的人也会大为减少。因此,警惕和反对“语言贿赂”,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筑牢拒“谀”防“俗”的堤防,多在慎“言”上下功夫。
曾经阅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人生最实惠的“贿赂”是赞美,用赞美“贿赂”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我们在许多不经意的时候,错过了很多真正的美丽,面对这些美丽我们连一声惊叹都没有发出,不是我们不惊叹,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些美。但是,赞美绝对不能夹带私心,不能带有猥琐,不能别有用心,不能言不由衷,否则不是赞美,是丑化,这样首先恶心的是自己!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警惕赞扬声中的“语言贿赂”。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沈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