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赛】宋潇:看待衡水中学能不能别那么矛盾
2017-04-12 10:14: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最近,衡水中学进驻浙江一事引发的讨论依然在升温,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表示,尽管程序合法,但这样的“高考工厂”“名校加工厂”却与浙江教育理念相抵触。他认为:“衡水中学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他们认为是先进,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这样的学校。”对此,舆论场上可谓极为热闹。

衡水中学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对于这所中学来说,似乎又打了一手“好广告”。它给国内教育界带来的争议,已经不再是一种理念上的碰撞,更深层次的,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的思考”。大到目前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争议,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学生如何在社会存立,似乎都是衡水中学身上天然裹挟的话题。但是,对比衡水中学的“应试教育”和浙江省的素质教育,靶子是不是树偏了?

事实上,对于衡水中学的讨论,每年高考前夕或者高考揭榜之后,都会迎来一次热潮。在高考之前讨论,原因在于很多人对于衡水中学应试教育方式的不理解,为了给自己找到情绪宣泄点,或者是觉得衡水中学的存在,抢了很多普通高中的“饭碗”,便认为衡中的这套教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培养“考试机器”;而在高考揭榜之后讨论,则是对衡中“百分之九十几”甚至是百分之百的高考升学率感到质疑,与其说是质疑,还不如是惊奇或者羡慕。

从时间维度来说,这两种讨论,其实都属于一种短暂、浅层次的争议。因为,衡水中学身上所带有的固有标签,已经不再限于教育领域,而是延伸到一个社会和学生的共同选择问题。比如,人们在听到衡水中学时,已经不自然地就会想到“高考工厂”“高考机器”等话题,也许还能列出毛坦厂中学、黄冈中学等一系列同质性的“高考集中营”,这也正说明,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大趋势下,不管是衡水中学,还是其他学校,无非都是参与应试教育的某一个体。一些打着“以人为本”“不看分数看素质”的学校,虽然迎来了一众家长的点赞和热捧,但是,有多少家长,愿意或者有勇气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这些学校?

家长和学校之间,其实都不敢轻易让学生去冒险,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趋势下,任何逆向化的处理,都会伴生一定的风险。而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高考集中营”,本来就是现实社会利益驱动的客观反映。一方面,我们对这些中学的素质教育模式嗤之以鼻,认为这里出来的学生,全部都是“书呆子”“高考机器”,未来生活也会因此与社会脱节;另一方面,却还是不断有家长将孩子送往这些中学,有的选择陪读,有的甚至举全家之力共同陪考。于是,你会看到一种特别滑稽的场面,家长或者一些老师一边骂着它们,一边却在效仿着它们,试问:连他们自己都这么矛盾,为什么还要把脏水泼到衡水中学身上?

确实,提倡教育中的人性回归很有必要,但更应该看到,在应试教育大方向并未动摇的基础下,轻言“教育现代化”明显不符实际。对于那些“唯分是举”的学校来说,或许并没有那位浙江教育官员的底气,他们也许还会继续效仿衡水中学,而对于那些“以考学为目标”的家长和学生们来说,如果切断了高考这一条路,他们必定“无路可走”。

看待衡水中学,绝不能以一种理想化的教育视角来评析。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自然可以轻言“考不进大学,学生照样拥有美好的未来”,如果站在整个教育环境的角度会发现,衡水中学能够持续发展这么多年,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衡水中学身上,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划分为对立的关系,实际上,不仅是衡水中学背不起这口锅,国内很多中学,都不具备“背锅”的条件。毕竟,有什么样的高考,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有什么样的教育规律,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教育土壤,不去触碰这些,说再多都是枉然。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宋潇(西南科技大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