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赛】赵璐阳:“裸条”借贷,谁酿成了荒谬的错?
2017-04-11 15:45: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4月3日,恩施农民周先生收到一条带有女儿裸照的催债短信。原来,上大学的女儿凭“裸条”向一家网贷平台借钱后,为还清贷款又不停地向其他家网贷平台借钱,高利率让小周在短短半年间欠下了26万余元。父母帮她还款16万元后,再也无力偿还剩余欠款,这才有了网贷平台向小周亲友发送裸照催债的一幕。自感颜面扫地的小周,被迫中断了学业,随父母逃到外地躲避。(4月11日《楚天都市报》)

一个网络借贷行为最终酿成了如此荒谬的结局,责任究竟在谁?

首先,这起案件中的借贷方设计了连环陷阱诱使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上当。借贷广告、打“裸条”、借贷QQ群、高额利息、催款外包……可以看出网络借贷已经发展成一个产业链条,有一批人在这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上作恶,榨取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因此,这起案件已经不是简单的民间借贷问题,它俨然已经是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应该介入此案。这起案件要解决的也不只是弄清借还款项的问题,还要打击这批作恶的人。

仅从经济角度来看,本案件中的网贷行为明显构成了高利贷,从不到3000元的借款到26万余元的还款,几乎翻了100倍,这已构成了巨型高利贷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国家金融秩序,违反国家金融监管,而且网贷平台采取的讨债方式也是不文明和伤风败俗的。因此,除了公安机关,为网贷提供支付和交易渠道的平台、监管机构等也应负有责任。

其次,从借款的小周一方来说,小周作为成年人,她对网络借贷及其复杂性、险恶性几乎全然不知。她在整个案件中的行为肤浅幼稚,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行事,因此她本人确实需要对本案的严重后果负很大责任;小周是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走上了网络借贷之路,这说明小周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背离了她家庭的实际,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观引导她在缺钱时走上了这条路;小周在还不上钱时,选择了继续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还钱,用更大的错误去弥补之前的错误,这说明小周缺乏纠错能力。

在事件已造成恶性后果时她依然隐瞒父母,始终未向别人寻求帮助,这说明小周的虚荣心很强,她错误的主观想象加上弱纠错能力和虚荣心理,导致这件事情最终不可收拾;作为一名大学生,小周一步步地陷入网贷圈套,她同意借贷方打“裸条”的要求,这说明小周对网贷背后的种种陷阱没有预判;从小周这个个体可以看出,如今弥散在社会和大学校园的消费文化和消费风气对许多大学生造成了不利影响,像小周这样的大学生,她不是按照学生的生活方式来设计自己的生活,而是盲目地选择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另外,小周作为一名学生,她所在学校的校方对此事也负有责任。网贷骗局已在社会上和大学校园中蔓延多年,学校理应对学生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引导,而且越是职业类院校,越是应该抓紧这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引导。作为受教育者,小周对网贷骗局缺乏起码的研判,作为教育方的学校应该负起教育缺失的责任。

整个事件一直发酵至借贷方用“裸条”催款,小周和父母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们才选择报警并引起学校和社会重视,那么,小周本人、家长、学校和公关机关等,为什么都没有早点发现事情的严重性,在萌芽期遏制事件的演变呢?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周和家长的社会经验缺乏、法律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学校和公安机关也存在监管缺位、过晚介入的问题。

社会是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净化网贷平台,需要多管齐下,各个部门和机构都要负起责任,否则此次骗局被解构,还会有新的网贷骗局出现,新的人群被卷入其中。但最为根本的是,当事人对网络借贷的复杂性要有起码的研判,并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如此才能避免卷入骗局、造成恶果。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璐阳(武汉大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