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雨花台功德园公墓推出“微信直播代扫”服务,引起网友热议。“代客扫墓”、“代人祭祀”、“代人烧纸钱”等等这种类似的清明节期间的新兴活动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全国各地有很多“商家”都会提供这种服务。而最近随着网络直播的迅速发展,清明节祭祀也搭上了这班快车,从提供纸钱,法物到代烧,许多店铺形成一条龙服务,事后还会提供给逝者家属照片和视频。
这类扫墓新方式并不是完全流于形式,也并不是无法接受甚至完全不能被理解的存在。扫墓亲力亲为不等于尽孝的程度有多么深,不亲自扫墓也并不代表没有对父母的孝心、对亲戚的追思或者对祖先的崇敬,每个人有自己表达诚心的方式。但是,这些扫墓新方式中不免有一些哗众取宠、流于表面的内容,过度商业化,违背了清明节产生以来承载的文化本意,譬如雇人在墓前哭泣、去灵堂表达追思等行为。哭泣悲伤的人根本就不认识长眠地下的故人,做这些仪式化的动作实在没有必要,只会让亲情的传递变得更加淡泊。
毋庸置疑,微信直播代为扫墓为不能返乡为亲人扫墓的群体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途径,化解了这一群体的部分遗憾。据新京报近日的报道调查,超四成的被调查者支持“微信扫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认为,微信直播代扫墓能为那些不能返乡的人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途径。如果潜意识里先将使用“微信代扫”的群体视为是没有良知的,那么自然也认为微信扫墓没有仪式感,不能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但是使用“微信代扫”的群体中势必存在对不能返乡扫墓感到遗憾的人,那么微信直播代扫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对自己亲人和祖先的缅怀与追思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并不会因表达形式的转变而转变。有“直播代扫”功能的存在,总比因为繁忙或是其它原因长时间不能回乡扫墓,而导致亲人的墓园无人看管要更好。诚然,有些雇主是图新鲜想尝试,还有些雇主则根本没有真情实意只是在完成任务,但还是有人是怀有真情实意在请人代为打扫自己亲人的墓园。“雇人扫墓”这种外在的形式并不能轻易将大多数人骨子里的坚持改变,它只是改变了传统形式。总而言之,有人代扫总比不管不顾好的多。
面对面亲自去祭祀扫墓确实代表了对祖先和亲人的一种诚心,但诚心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亲自扫墓并非就代表着心不诚。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好好尽孝,亲人在世的时候不好好表达关怀,那等这些人都逝去了,再亲力亲为或者雇佣他人去“大肆”祭拜是没有意义的。祭祀和扫墓并不是表达孝心的主要方式,对逝者生前关怀照顾了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子欲养而亲不在是更大的遗憾,通过祭祀不能弥补逝者丝毫。人们使用“微信直播扫墓”不能成为被评为“不孝”的关键点,对逝者生前的没有诚心才是不孝的关键点。
科技的发展进步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在文化精神传承上不可懈怠,微信直播代扫意味着新型扫墓趋势的变革,但对对孝心的明码标价,市场化的交易原则以及在直播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对逝者信息泄露值得进一步思考,因此对其不应盲目抵制也不应大肆宣扬鼓励。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彦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