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慎毅:清明节祭祀变迁折射现实迷思
2017-04-01 19:39: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又是一年清明将至,国人如何寄托对故人的哀思?记者发现,从“苹果手机”等新潮祭品的热销,到网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扫墓”的兴起,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互联网日益深入生活,国人选择的祭扫用品和扫墓方式也与时俱进,悄然发生着变化。(4月1日中国新闻网)

除了成捆的冥币、黄纸,成麻袋的“金元宝”“金条”外,售价为7.8元的“苹果电脑手机套装”,15元的“冥府电脑”、6.5元的“冥府饮水机”、6.5元的“冥府厨具消毒柜”也不新鲜,更有“私人飞机”“ 豪华游艇”和“3D纸扎新款三层折叠别墅”,别墅还配有“保安”“看家犬”“摄像头”“电器”等设施,并且还带“房产证”。更有电商提供“代烧”服务。总之,活着的人有的,就让死者不缺,活着的人没有的,也要让死者先享有。

祭品与时俱进,折射现实迷思。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在世时厚养,去世后薄葬的道理。这里面不外乎一些人确有迷信心理,但同样不排除一些人其实是对自己现状的焦虑和未来生活的寄托,这是社会现实的反射。所以我们看到“房产证”折射的是房子的焦虑,“保安”“看家犬”“摄像头”折射是安全的而焦虑,而别墅以及各种高大上的设施当然是折射对生活向往中的物欲追求。有趣的是,今年的祭品中,不再见二奶、小三、公章、衙门之类祭品的报道,可见反腐败的效果确实不错。

迷信的本义是“相信了错误的东西”,具体指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是愚昧落后的表现。而今天的祭祀者,心里并不相信怪力乱神,更多的是以祭祀的形式,暂时取得对焦虑的安慰,表达内心的渴望。多属于一种心理活动。从这些年反对迷信的效果也可以看到,那些封建性的纸人纸马鬼符之类的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代之以现代用品的模型。

同样,除了祭祀用品花样翻新外,在祭祀方式上,近年来,网上祭祀、远程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扫墓”的方式逐渐兴起。网上祭祀、远程祭祀这种方式方便实用,低碳环保,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对于“代客扫墓”,虽然有支持者,但更多的是反对者。反对者认为,“代客扫墓”偏于商业化,缺乏真情实感,没有诚意,流于形式。这同样折射出当今社会中人们的情感交流的需求。网上祭祀、远程祭祀使得亲朋之间在网上可以交流情感,平时还真没有这样的机会大家集结在一起。而“代客扫墓”使得亲朋似乎置身事外,情感难以释放,自认不太招人待见。

现实中的心理问题还需要现实中来解决。比如让老百姓买得起房子,看得起病,没有恐惧的焦虑,参与更多的文化活动,有更多的获得感。获得感越多,心理迷思就越少。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丁慎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