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记载了明代大儒王阳明与弟子的这样一段对话。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3月24日人民网)
近日,人民网发文称,年轻干部须在“事上磨”,笔者认为,年轻干部虽然学历相对较高、书本知识丰富,但所懂非所用,所需非所有。在未经历具体的事之前,知识和经验都停留于观念层面,是潜在的、异己的、尚未唤醒的;惟有经过事的检验,人的观念才会受到触动,才会对哪些道理尚不透彻、哪些信息与做事并不相干有清醒认知,才会去更富针对性地读书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意在告诫年轻干部,一定要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去干事创业,在实践中学习进步。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古往今来各种优秀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大多是从社会基层开始,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和考验才成长起来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压担子,这个路子对,不能只靠人家扶着。他们受到了锻炼,提上来别人也会服气。”各级党委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把他们放到涉险滩、啃“硬骨头”的艰苦环境中去锻炼,既能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也能够增加他们处理危难险急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健康成长,肯定是有好处。
古人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系列的过程,无疑是让优秀人才经历“事上磨”的过程,上天只有用千奇百怪的事来“磨”了人才后,让人才锻炼成长,能当大用,然而才会将大事情交给你。如此看来,年轻干部主动去挑重担,主动去“事上磨”,在“磨”中进步、成长,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大胆地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把他们放到艰苦岗位上,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放到基层一线去磨练,这对他们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