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从公安部获悉,2016年,公安机关全年共破获食品犯罪案件1.2万起、药品犯罪案件8500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350余起案件全部告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食品造假行为直接入刑。(3月18日《新京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老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证,在饮食卫生安全上,容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大意。然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无良商家,他们在利欲熏心的驱使下,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肆意造假制假,不仅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同时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食品造假制假在市场上为何屡禁不止,屡禁不绝?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不良商家们的违法成本太低。比如:有关部门查出生产加工食品有造假行为时,要么给予经济上的处罚;要么对经营加工单位进行查封取缔。可一旦风声过后,他们又开始重操旧业,死灰复燃。只是在以后的食品造假制假中,他们就更加掩蔽,更加小心谨慎了。
其实,对利欲熏心的商家来说,只要十次造假有一次成功,就足以让其赚个盆满钵满了。再说,对商家来说,只要是钱能搞定的事情,那都不是个事。正是在这个思维方式的支配下,才导致食品造假商家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如果指望无良商家良心发现,那也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对这些顽固不化的无良商家,单纯用道德感化,加大经济处罚力度,那已经是不起效果了。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凡是参与食品造假的商家,他们自己生产经营的食品,不仅自己禁用,而且还告诫亲朋好友拒绝食用。由此可见,这些无良商家不仅是有意为之,而且其心狠手辣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行径可见一斑。
笔者认为,食品造假与谋财害命是如出一辙,都是唯利是图、丧失人性的犯罪行为,只有查出一个入刑一个,查出一起,入刑一群,要让无良商家感到食品造假成本太大,甚至大得不仅让自己倾家荡产、身败名裂,同时还有可能把牢底坐穿。我想,唯有这样,才能让无良商家寸步难行。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