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巍:“禁白”未免简单化
2017-03-15 17:30:00 来源:荆楚网

又到一年一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不禁回想十几年前席卷国内大中城市的那场“禁白”运动——世纪之交的2000年过后,雪白色的发泡餐具被立马“禁绝”、无色透明的塑料杯碗亦逐渐“不受待见”,取而代之独霸餐饮市场的,是一次性纸杯纸碗风靡全国,然各地“白色污染”依旧,餐馆却辞退了所有洗碗小工。虽已既成事实、似乎难以撼动,但这一现象是否环保是否科学、乃至是否正常,都值得商榷。

遥想当年,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多以填埋为出路,一次性白色发泡餐具以其“短期不易降解”的“戴罪之身”被各地市政当局驱逐出境,直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陆续销声匿迹,美化市容保护环境成为张口即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幕后的来龙去脉成因机理,普罗大众恐怕很难触及,更谈不上理性思考、科学评判与主动建设性表达。然时过境迁,垃圾焚烧眼看取代垃圾填埋,“降解”二字目前已基本失效,故“禁白”唯一依据不再成立。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利用这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很多精力耗散在不着边际的运动中。殊不知,一些高度发达人口稠密的国家和地区(如笔者仔细考察过的日本和港澳)都尚未完全禁用泡沫塑料餐具,迄今仍然合法有序使用且循环利用落实有方,皆因其轻盈、成型、耐油、保温、卫生、价廉、便于回收利用……对广大消费者而言,它物理性能优良、化学性质稳定;对紧张就业渠道而言,它是个不小的劳动力(洗碗)市场。难道人家发展水平不如我们?不是,而是人家科学评估量力而行、不去做那好大喜功好高骛远的事情。

我们去一弊而亡百利,大刀阔斧地把泡沫餐具给禁掉了,代之以一次性纸质餐具横行,理由是“有碍观瞻、不可降解”,前提是“随意丢弃”。假如这个前提不成立了,是否还值得大动干戈?生产纸质餐具的前期高污染高消耗和消费一次性纸质餐具的高成本仔细掂量过没有?“禁白”而不禁“胡乱丢弃”,是否同样“有碍观瞻”?是不是有点儿事倍功半隔靴搔痒的味道?

大禹治水,泽被千秋:疏而不堵,是为科学决策;三过家门而不入,系指勤政廉政。虽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然换言当下道理不变。政府不能禁止公民“倒垃圾”,但可以限制“乱倒”垃圾;不能不让居民产生有害废弃物,但可以提供渠道疏通引导、趋利避害化险为夷。

动辄“禁止使用”的思维程序简单粗暴缺乏依据,不少想法天马行空脱离现实、不少做法幼稚可笑匪夷所思,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通病在于侵犯(或过分限制)现代人类自由消费享受生活的权利。这种思潮运动到极端,便有“不衣不食不住不行”之嫌。

与其随意禁止,不如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应按照2009年就已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审慎研究和重新调整一些产业政策。有关部门应在资源回收的末端下力气,铸就循环经济的长链,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在无数个断层的某一点上机械地围追堵截、徒劳奔波。过去一些导向存在偏差、劲没使到点子上,决策的科学性值得商榷和质疑。在生产领域注重源头控制、而不仅是末端治理,再在消费领域把好最后分类回收关,预设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不成其为问题了。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最末端的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置和循环利用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才算修成两型社会循环经济的正果,许多枝节问题根本不用绞尽脑汁大费周章;而回避问题关键、浮在面上绕来绕去实不足取。至于挂羊头卖狗肉,打环保旗号、唱生态高调,处心积虑转嫁高消费,则不可同日而语:人为扶持或打压某种产品或产业,依靠畸形政策称霸市场,其背后的利益驱动早已令国内消费者怨声载道,更招致广泛的国际诟病。检讨过去一些匪夷所思的做法,或多或少涉嫌环境腐败,绝非“决策欠科学、工作水平低”这类托辞可以搪塞过去。

烟酒公认有害,但完全禁绝不现实,就连政绩斐然的罗斯福也做不到,只能适当限制;当年戈尔巴乔夫的禁酒运动同样以失败告终。与之类似,环保折射出的景象,归根结底在发展模式和社会风尚层面;与之类对照,当年或轰轰烈烈或沸沸扬扬的“禁白运动”未免有些简单化。搞环保,一定要正视客观存在和客观需要、按经济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办事,同时要坚持不懈抓环境宣教、引导公民树立生态道德,特别要强调科学决策与勤政廉政。唯如此,各项环保政策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公民行为规范方能走上生态文明的健康轨道。

稿源:荆楚网

作者:樊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