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设立“汉字节”有利于避免“提笔忘字”
2017-03-12 10:55:00 来源:荆楚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大众对汉字书写的依赖度出现下降,不规范使用汉字、字写得越来越难看以及“提笔忘字”的现象比比皆是。针对这一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带来了一份“关于谨防互联网时代汉字在传播中的缺失的建议”,他建议设立“汉字节”,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在国家层面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而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也发出了以“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相似呼吁,称“加强书写才能守住汉字这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由原始的“表意符号”演变成的“甲骨文”,被公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而现代的汉字则是由篆、隶、楷、草逐渐演变而来,而且每个汉字都符合“六书”规则,即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穿越时空读懂《诗经》《论语》《孟子》等先秦文献,追寻中华文明的渊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电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起草文件、撰写文章,都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就是写个信,大多也是通过网络发个伊妹儿,连信封邮票也用不着了。结果,一些大学生写的字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写的相差不多,不仅大小不一,而且横七竖八,东倒西歪,犹如蜘蛛爬行的痕迹,而更多的人则有“提笔忘字”的经历,“这个字就在头脑里,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偶尔有人建议人们练字时,人们还会振振有词的加以质疑:“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不需用手来写了,谁还浪费时间去练字呀!”

我们也承认,计算机和手机已经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用键盘打字有很多好处、速度快、准确率高,尤其是在各种联想功能很强的输入法出现以后,键盘打字愈发迅速和简便,这对于高速度的生活节奏的人而言,有很大便利。但电脑仍不能完全代替手写,有时候还必须要手写。比如到人才招聘现场应聘,相关的表格必须用手现场来写,如果“提笔忘字”,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参加各类培训考试,更要用手写记笔记、写答案,而此时若“提笔忘字”,自然会影响培训的效果、考试的成绩,进而影响自己的就业晋升;工作中的有关表格的填报、货物进出的经手、文件收发的登记等,都离不开即时手写……因此说,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把每一次手写汉字的过程看成是练字的过程,看成是防止“提笔忘字”出现的有效措施,绝不能因有了电脑而废弃手写汉字的功夫。

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讲到:“书者,著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从古到今,我国历代都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廷坚、米芾、李斯、柳宗元、王献之等等,他们所写的字,有的如鲜花盛开,令人赏心悦目;有的浑厚苍郁,雄健如铁;有的飘逸如风,龙飞凤舞;有的独创一体,特色流传。可如今,不用说用毛笔写字,很多人用钢笔、铅笔恐怕都写不好字了,有的恐怕连持毛笔的姿势也不知道了,“提笔忘字”也就不足为怪了。

所以,面对“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传承下去,特别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更不能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文化因“高科技”而遗忘,而应该让其成为汉字传承的一种新媒介、一种新渠道、一种新手段。而设立“汉字节”、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无疑有利于减少“提笔忘字”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地位,更有利于广大民众体味到汉字之精妙和重要。

稿源:荆楚网

作者:袁文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