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省份启动了2017年公务员“省考”的招录工作,各地今年的公务员招录政策继续加大向基层的倾斜力度,江苏、浙江等省份还专门设置职位,面向残疾人招考。
今年的公务员“省考”即将开启,媒体梳理总结出了不少的新亮点。其中,江苏、浙江等省份专门设置职位,面向残疾人招考,就得到了各方关注,引起了舆论热议。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公务员”,在当今的网络舆论场中,都是民众高度关注,容易掀起全民大讨论的话题。现在,“残疾人公务员”将两种关注叠加,自然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则“大新闻”。
面向残疾人招录公务员,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早在2014年,上海市就开始试水面向残疾人推出公务员岗位定向招录,经过三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刚开始的时候,上海这一做法,也曾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
部分网友认为,过分注重对残疾人的照顾,专门开通公务员岗位,有失社会公允。另外,还有网友指出,专设残疾人公务员岗位,还会给自尊心强的参考残疾人,留下“变相歧视”的印象。网友的这些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甚至说得相当透彻,考虑得更加人性和细致。但是,有缺陷是新事物必定会经历的阶段,只要在实践过程中,面向残疾人招录公务员的政策不断完善细化,就是值得肯定和点赞的。
有了上海市“第一个吃螃蟹”,现在部分省份也在陆续跟进参与,纷纷推出面向残疾人招录公务员的岗位。这种呼应,是一种进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要加强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力的力度,但是在现实的语境中,残疾人依然是弱势群体,他们不管是生活还是就业等方面,仍旧会遭到歧视或者变相歧视。这都警示我们,怎样让残疾人活得更公平,活得更有尊严,任重而道远。地方政府面向残疾人招录公务员,一方面是为了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平等就业,另一个方面也是在用实际行动尝试着打破就业歧视,传递社会正能量。
除了各地政府在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努力外,其实,相关制度规定早就走在前头。200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规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要带头安置残疾人”,并且在全国录取公务员人数的总数中达到当年录取比例的1.5%。虽然有规定,但是总是会遭遇执行难。即便法律规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必须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予以制裁。但是这样的约束太软,缺乏刚性和力度。如果将各省面向残疾人招录公务员放下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解读,其进步意义不言而喻。
面向残疾人招录公务员,引起了民众热议,这是好事,至少说明民众开始关心和关注了。但是从这种热议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民众没有达成价值认同,彼此之间的认识割裂还是非常明显的。正是因为存在这种认识割裂,所以残疾人考公务员才会引发热议,成为大新闻。因此,只有当民众消除了对残疾人的歧视,残疾人公平就业得到了切实保障,到那时,谁还会觉得残疾人考公务员是个新闻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沈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