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2月,中国约有6000人正在实践‘在家上学’,约5万名家长有意尝试这一教育模式。”在2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新闻发布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佳佳发布了上述调查。(03月03日《工人日报》)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家上学”无论由父母或家庭教师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无论是小规模私塾学堂、微型学校,其“教学效果”都是我们学校“大班额”所无法企及的。因为我们学校的组织教学不能像小规模私塾学堂、微型学校的教师那样“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更无法每节课都实行“一对一”辅导,“厚此薄彼”在所难免。尤其每节40分钟的教学时间,课堂还没组织好呢,时间过半了,教学方法还没施展开呢,又不得不因为个别顽皮孩子的“闹堂”而中断。从短期来看,“教学效果”想超出“在家上学”确实非常之难。
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在家上学”说是社会交际能力“非常好”,但也需“出水才看两腿泥”。毕竟“在家上学”孩子所能接触到的是“小众群体”,即使与其他孩子结成了很好的“玩伴”,甚至“很铁”,也受“选择”上的限制,这就像“拉郎配”,为了今后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你不得不对他(她)好。起码接触不到“各种”性格的同学,无法体验学会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
“在家上学”缺少了“大课堂”的学习氛围,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会受到限制。因为“大课堂”,孩子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可以聆听到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见解,从而激发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因为孩子们的思想是活跃的,各种奇思妙想都可能发生,“在家上学”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在家上学”远离了“集体”,孩子体会不到集体的热烈,更无法与其他孩子分享喜与忧,苦与悲,孩子的情感得不到丰富。无法参与到体育场上的角逐,自然就缺少了那份豪情,长期脱离“集体”,更无法体会到团结合作,以及集体的力量。
“在家上学”无论由父母或家庭教师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各科课程“一肩挑”,长此以往孩子不仅会看惯了“那张脸”,更没有“新鲜感”可言;各科课程“一肩挑”,上什么课都是一种腔调,一种性格,孩子会乏味的。
总之,“在家上学”不仅孩子领略不到各科教师的风采,也无法和各种性格的同学交往,缺少了“大课堂”的氛围,而且长期将孩子圈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对孩子的心身健康也不利。
无论“在家学习”孩子的社会交际能力是“非常好”,还是“比较好”,无论对孩子的学习效果是“满意”,还是“非常满意”,但毕竟“闭眼难见三春景”。
虽然《义务教育法》对“在家上学”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教育部叫停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希望正在或者将要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三思而后行,不要只看到好的一面,而看不到不好的一面。
当然,“在家上学”无论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还是“不认同学校的教学方式”,我们都必须承认这是对现行学校教育的一种挑战,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无论从制度、理念,还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不足。对此,笔者认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做到:一消除“大班额”教学的问题;二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去适应现代教学;三配足配齐教师。
稿源:荆楚网
作者:韩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