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国祥:“不置可否”可以休矣
2017-03-02 09:15:00 来源:荆楚网

面对基层请示问题,有些领导机关既不答复“是”,又不答复“不是”,也不说“研究研究”,只是笑而不答。你跟他请教对某项政策规定如何理解与执行,他会搬出文件,指给你看看条目,扔下一句:“看着办。”

如果是基层明知故问,或者是不开动脑筋,或者试图把责任上交,作为上级和领导应该严肃批评甚至追责。笔者所说的,指的是对于那些确实比较头疼和棘手的问题,某些机关和领导摆出那种既能避开“不作为”,也能避开“乱作为”的不置可否的态度。

没有不答复,也非不受理;并非推,也不冷,始终把自己立于保险的位置,就是不能解基层工作之所需所急。这种事一般有个前提,那就是对某项大的政策和大的工作没有制定实施细则,缺乏针对基层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故不直言以对为上策。

但更多的不置可否,是发生在一些具体工作的沟通协调上,上下级之间,上级不置可否的意图,既考你的智商更考你的情商。如果你较劲,他会在心底里认为你不懂套路。你只好什么都不说。你知我知,外人也抓不住他什么把柄。无助的你,回去之后,只好久拖不决,或者按兵不动,或者铤而走险。没事则已,捅了娄子,你只好自己兜着。不置可否就妙在此处。

这种伎俩古已有之。“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你问那些所谓高人对国事的看法,他掉头不回答,只指着梅花笑笑。社会上这样的人多了,国家的前景怎么样,你可想而知。现在,不置可否渐成某些人应对基层困局的常规手段,致使基层的为难情绪、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更加蔓延,这种潜流不可小觑。

正确的态度是,基层有困难,上级要主动靠前;基层有疑团,上级要主动释疑;基层有偏差,上级要主动纠正。尤其面对是非不清、政策不明等复杂情况时,上级和领导应敢于直面问题,旗帜鲜明,真心实意地支持,帮助拿主意,这会激发基层干部独立自主地履职和敢于担当的意识。这恐怕比基层出了问题再去追责,比属下犯了错再启动容错机制更有效率,整个干部队伍敢作为、会作为,拼搏赶超的风气也会逐渐兴起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易国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