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足球自有规律,不是“一抓”就灵
2017-02-27 17:03:00 来源:荆楚网

近年来,发展校园足球的举措频出——出台《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等,我国校园足球正在迈向最好的时代。(2月26日《光明日报》)

众所周知,中国足球远落后于世界,别说踢进世界杯,就连在亚洲现已不是强队。足球上不去,不仅球迷着急,就连高层都高度重视。足球怎么搞却很有讲究,足球有其自身的规律,仅是主观重视未必能把足球搞上去。平时,我们干什么都喜欢用“抓”这个词,认为这一抓,就能把足球“抓”上去。我们“抓”了几十年足球,水平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从亚洲强队变成了亚洲鱼腩。因此,尊重足球规律,避免急功近利,踏实做好足球发展的铺垫工作,韬光养晦,日积月累,才能培育中国足球的厚度。

中国足球的未来当然在孩子,打好基础最为关键。出台政策措施,加快校园足球的普及,实施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小学、中学、大学定点学校等等,这些显然都有必要,但别忘了,政策措施是一回事,而落实得如何就是另一回事了。“抓”足球不是不可以。小平同志就说过“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但他说的“抓”可能被误解了。“抓”既可理解为用行政手段管理足球,也可理解成只为足球服务。而我们一说要“抓”,肯定要靠行政手段干预,少有规则制定后的服务和监督。中国足球上不去原因复杂,但行政权力的干涉就是主因,这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三年前教育部就雄心勃勃地称,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设立2万定点足球学校,三年过去了,实现了吗?启动校园足球计划后,状况依旧。足球学校是增多了,但还是没有改变大局。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源源不断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当年提出的“四级足球联赛”,到现在进展如何,几乎没了下文。

想抓足球是好事,但关键是怎么“抓”。没有足够的场地、合格的足球教师、真金白银的投入,以及最更重要的符合足球规律的管理方式,根本无法做到。即便上述条件都已具备,也要问问孩子们为什么踢球。问中国孩子为什么踢足球,答案很少有是因为“兴趣”。如果不是为了兴趣或喜爱而踢球,就是有一些孩子在踢球,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与一些家长逼着孩子去画画、跳舞、弹钢琴如出一辙。

校园足球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教育本就不应该只教会孩子踢球,真正的足球不该带有任何功利性,踢球至少该出于兴趣和乐趣。日本和韩国的校园足球已极为普及,每年都在为职业队输血。韩国职业球队每年面向大学选秀,日本高中联赛的水平高得惊人。小学和初中足球联赛重在普及,高中和大学联赛突出竞技性,而且这些联赛的参与度很高。试问,谁听说过中国有足球小学联赛、中学联赛?恐怕关注大学联赛的人都凤毛麟角。而一直以来,中国培养足球人才的地方根本不是在中小学,而是在体校,这就是足球的中国特色。体校是何物大家都清楚,那是把体育与教育割裂的地方。所以,想改变足球人才的培养方式,首先就该让孩子有兴趣、时间、场地踢球,以夯实足球基础,否则,就是再“抓”也不灵。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