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斌:杜绝课程挤占现象需摒弃“副科”思维
2017-02-27 10:17:00 来源:荆楚网

近日,烟台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各级学校开足音体美课程,对经查实挤占音体美课程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进行通报批评。被通报批评两次及以上的,取消学校及校长当年评先树优资格,对学校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2月25日南方网)

可以说,长期以来,音体美课程被挤占,已成为一些学校的教育常态,在教师中成为不成文的规则。同时也成为困扰师生和家长的一种顽疾。其危害是泯灭学生个性特长,抑制学生兴趣爱好,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笔者发现,音体美被挤占的情况大致有三:一是每到期中、期末文化课考试临近,音体美课就“拱手”让位于文化课;二是每当学校有临时任务或者开展活动等,音体美课则成了教师随意占用、挪用的对象;另外,文化课教师和音体美教师平时达成默契,只要前者“借东风”,后者就乐意“送人情”。

为规范音体美课程教学,自上而下纷纷出台各种意见规定,可在具体实施中却收效甚微。烟台做出此刚性规定,如果执行得力,将会倒逼学校领导进一步重视音体美课程。不过,通告批评虽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很难有持久的约束力。要缓减音体美被挤占现象,关键在于摒弃因当下教育强大的应试属性,所导致的根深蒂固的“副科”思维。

要树立学科平等意识。教师在公众场合,比如集会、课堂等,尽量避免使用“副科”这个词。虽然音体美的课时量相对较少,但对所有课程的认识和重视必须一视同仁,不要让学生从小形成学科重要与不重要,重视与不重视的观念。如果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人为强化主、副学科概念,就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把“音体美”贴上不重要的标签。

要改变教育评价方式。只有教育部门坚持全面、绿色的质量观,坚持对学生的学业、体质、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品行等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体艺教育才能回到应有的地位。学校要树立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观念,把音体美教学当作学生终生受用的课程去对待,而不仅仅是作为特长生培养的特殊渠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确保教师待遇。这样,音体美教师才能主动担当起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要建立副科不“副”的自信。作为音体美教师,如果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大环境,只会陷入鸵鸟心态。在现实教育生态中,音体美教育其实大有可为。相比语数等学科,音体美教师课余时间充裕,没有升学压力,教师若能利用好这一优势,钻研业务,就能走出一片天地。这需要任课教师调整心态,树立自强意识,重拾自信,捍卫课堂,运用教育智慧,以教育有为赢得师生尊重和社会认可。如果消极应对,只会把自己推向更加窘困的境地。

总之,不管是教育部门、学校还是任课教师都要树立“副科不副”“副科教师不副”的观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勇于担责,积极作为,音体美课程被挤占的“副科病”才能得到有效根治,音体美课程回归到正常的教学轨道上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传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