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被倡导多年,很多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告别了“题山文海”,转为“个性十足”,一方面的确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家庭作业剑走偏锋、忽略孩子实际的情况并不鲜见,家庭作业渐渐成为“家长”作业。(2月19日 《人民日报》)
家庭作业一向是孩子们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家庭作业,既是孩子们梳理当天所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也是对老师们教学情况的直接反馈。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庭作业似乎有逐渐向“家长作业”演变的趋势: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甚至远超学生能力范畴的内容出现在孩子的家庭作业当中,有的则明确要求“家长协助完成”,还有的越过孩子直接把作业布置给家长……种种情况不一而足,家长们因此是苦不堪言。笔者认为,“家长作业”何其多,反映的是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其正确的轨道,必须使我们警醒。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视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素质教育的精髓不在形式,而在于其内涵。与家长合做几次手工、在微信里打卡交作业看似反映了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的新颖化,但是除了为学生、家长带来更多负担其实并没有太多实质意义,更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素质教育出现错位,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主要责任还是在校方:一方面是部分教师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为图省事方便直接将教育的责任推给父母;另一方面则是对“素质教育”认知不足,进入了误区,一味认为脱离了书山题海的教育模式,选择更加新鲜丰富的教育方式就是素质教育了,殊不知,这样的认知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实在是大相径庭。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既是为了给孩子们减负,也是为了给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现实表明,多年减负,孩子们的负担依然在,现在甚至还要由家长分担一部分。从短期来看,这十分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从长期来看,这种已经渐渐畸形的“素质教育观”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极大的伤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发展素质教育依旧是任重而道远,绝不可盲目乐观。
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谈,更不是敷衍了事自欺欺人的形式主义。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拨乱反正,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回到正轨呢?
首先,老师务必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承担一定责任,但主要的教育责任还是在于校方,在于老师。老师切不可贪图方便、轻松,便将大量应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留到“家庭作业”当中,为家长增加负担,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效果。同时,老师应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非一味求新求奇,布置大量超出学生能力范畴的作业内容。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培养。
其次,学校也必须承担起引领与监督的双重责任。对于愈发严重的“家长作业”问题绝不可袖手旁观任其发展,必须加大整顿力度。同时,学校有责任探索、挖掘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新思路,摒弃以往的形式主义作风,真正形成一套兼顾学生文化成绩与能力培养的教育方法,并切实推广开来。
最后,建议家长们尽量不要将孩子的家庭作业揽于己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孩子们在完成作业出现困难的时候,家长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建立思路,而不是立刻将答案告知;当孩子的小手工难以完成时,家长应该提供的是材料工具上的帮助,自己在旁指导、耐心鼓励,而不是大包大揽直接帮助孩子搞定,否则即便是孩子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奖励,也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使孩子错失一次动手能力的培养,甚至形成懒惰懈怠的心理。
素质教育关乎我国百年大计,不可等闲视之。“家长作业”看似不过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却绝不可忽视。愿真正的“减负”能够早日实现,愿素质教育的春天能够早日到来。
长江网网评员:刘思琦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