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对“张冠李戴”的艺术作品要严肃对待
2017-02-15 09:37:00 来源:荆楚网

在西安地铁大雁塔站有这样一幅壁画,画面上有玄奘和大雁塔、印度泰姬陵,看到这样的壁画你会想到什么?2月12日,网友“史雷鸣博士”针对西安地铁三号线大雁塔站壁画发微博称,玄奘去的是天竺,公元六百多年。而泰姬陵则是一千年后的莫卧儿王朝时的建筑。天竺是佛国,莫卧儿王国是伊斯兰王朝。玄奘去一千年后的伊斯兰国家取古兰经吗?(2月14日《华商报》)

其实,网友“史雷鸣博士”说得一点没错,玄奘去的天竺国,与泰姬陵差了一千多年,错了就是错了,张冠李戴的壁画,势必给观赏者造成历史误读。虽然报道中有人称泰姬陵只是印度的一个象征,画面只是告诉大家玄奘去过古代印度取经,而且大部分人对历史也没有太深的研究,所以不必太过较。但对史实的态度,能放映出艺术作品究竟是艺术内涵的上乘之作,还是粗制滥造之品。画面上的历史也是历史,不能靠“象征”说明。虽然艺术作品也应该是正确反映历史事实的作品,只要反映历史,就必须是准确史实。

如果说上述还是一些被随机采访的游客的一面之词,那么,看到地铁车站文化墙设计团队成员、西安美院李路葵教授的回应,就令人感到十分费解了。他称这样设计是“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并表达中印两国的古今交流,并非传统壁画在某一时间点讲述某一故事”,可是,这还是解释不通。如果真像他说的这么简单,历史岂不是可以随便拿来“戏说”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有人想创作一幅表现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美术作品,并展现给世人,那么能把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中也把古代“四大发明”放进去,这成吗?

虽然设计方和地铁工作人员都辩解称,文化墙都有内容解释,供市民观看时阅读。而且,文化墙的设计和最终展示虽未征求市民意见,但都是经过专家论证的。可即便如此,第一,文字解释与画面不一致,就是不严谨。第二,“经过专家论证”的就一定准确吗?专家也是人,是人就有可能犯错,错了改正就是,如果一味轻描淡写,甚至强词夺理,就是对艺术的不恭乃至亵渎,更是对历史事实的藐视和不敬。既然画面的内容存在瑕疵,那么就该及时改过来,任何搪塞、辩解等都掩盖不住错误的事实,哪怕是“无意而为之”。

而且,一旦不尊重史实成为风气,就难免出现如今的“手撕鬼子”和“裤裆藏雷”之类的“戏说”抗日神剧。这与“玄奘去一千年后的伊斯兰国家取古兰经”没什么不同,都是对历史不严谨造成的。只为争夺眼球,却无视历史的本真,给人造成极大误导,这能说与我们经常忽视历史的真实性,对历史太随意没有任何关系吗?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作品,不仅要传播艺术之美,还必须兼顾传播正确的历史事实。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上佳艺术,只能说是粗制滥造的艺术劣品了。例如,在一幅表现商朝作战的绘画中出现了骑兵,就是在误导,因为骑兵是汉代出现的。画面上的唐朝人家中出现了椅子也是错误的,因为椅子是宋朝才开始有的。要是在绘画中出现了先秦时人们在吃葡萄,那也是在误导,因为葡萄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才有的!

艺术与历史,绝不能说没有任何关系,反而关系极为密切。艺术与历史是共同发展的,有历史就有艺术,有艺术更是有历史;历史中包含艺术,艺术中穿插历史,艺术就可视为历史的见证。西安是我国城市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文化名城”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全国的科教中心之一。如果在历史观上有如此态度,就有愧于以上这些称号。希望相关人士立即改正错误,以免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