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取钱》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引起网友热议。2月7日,西安一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2月8日《华商报》)
2017年北京台春晚小品《取钱》取材于2016年轰动全国的电信诈骗案,讲述的是一个由误会到信任的故事:郭冬临出门帮媳妇买丝袜,在银行门口遇到了被电信诈骗欲给骗子汇款的大妈。多次劝阻,多次被大妈误会,最终报警,直到警察说明情况才化解了误会。这个接地气的小品在观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可是因为小品中骗子讲的是河南话,一位河南籍律师以小品涉嫌“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一纸诉状将北京电视台、小品编剧魏新和演员郭冬临、孙桂田等告上法庭。
面对针对河南人的地域歧视,这位河南籍律师代表家乡父老勇敢地站出来说“不”,并拿起法律武器为河南人维权,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这位律师爱国爱乡的情怀让人肃然起敬,但要打赢这场官司,还得静下心来做一些功课,恶补三堂课。
第一堂课是方言常识课。小品《取钱》中的郭冬临等演员说的是普通话,骗子说的是方言,既然律师一口咬定骗子说的是河南话,就要找出证据排除骗子说的是其他地区方言,这就需要汉语方言的相关知识作支撑。要知道,河南方言不但流行于河南,还流行于河南周边地区。除河南以外的使用河南方言的有河北省南部2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31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28个市县、安徽、江苏、陕西等一些地方。河南方言的核心是中原官话,还有部分地区归入晋语区。小品创作者魏新说,他自己是山东人,老家的方言接近河南,从汉语方言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点不假的,小品中骗子的话是他自己用老家的方言配的音,说的实际上是山东话。如果律师拿不出证据证明骗子说的一定是河南话而不是其他地方的方言,律师说是河南话,作者说是山东话,严格意义上说都属于中原官话,这个官司怎么打?
第二堂课是法律常识课。律师诉小品涉嫌“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那就要研究一下该小品内容是否符合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名誉权指的是公民、法人对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的存在、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有主观过错等四个方面。也就是要看对方主观上是否为故意,客观上有没有实施了贬损他人人格的行为,且上述行为为社会不特定的第三人所知晓,侵害行为必须指向特定的人,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律师要告倒北京电视台、编剧及演员,就要围绕构成要件搜集证据,且证据还要形成证据链,否则就没有胜算把握。
第三堂课是文艺理论课。小品《取钱》是文艺作品,不是新闻报道或纪实影片,文艺作品既讲究源于生活,更注重高于生活,正因为小品《取钱》的创作素材都是来自于生活,才会有观众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感情共鸣。文艺作品塑造的人物是一类人,而不是具体某一个人。如果在欣赏文艺作品的时候主动对号入座,显然就已经跑偏了。小品中的骗子,可以说山东话,也可以说湖北话,可以说东北话,也可以说上海话。编剧依据写自己熟悉生活的原则,让骗子说的是家乡山东话,这难道也算编剧歧视自己家乡父老吗?骗子说哪个地方话就是对哪个地方的一种歧视,照这个推理,骗子说英语就是对美国人英国人的歧视,说普通话就是对所有华人的歧视了。
这位要为河南人讨个说法的律师因为经常遇到自己的河南人身份被人拿来调侃的尴尬事,内心深处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唤起公众对各种有意、无意歧视的注意,让社会更加团结、和谐。不论是平时生活还是文学作品,都应自觉摒弃这种有意无意的歧视。”
然法院是讲理的地方,编剧也别自觉理亏忙着道歉,还是认真准备材料积极应诉。老话说得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今息事也不能宁人,小品《取钱》是不是涉嫌“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谁该道歉,谁该赔钱,法律说了算。
稿源:荆楚网
作者:维扬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