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其中不乏尖锐声音。会后,意见材料几经修改,尖锐意见随之消失殆尽,最终未能供领导决策参考使用。(2月7日《人民日报》)
古人云,真善为德。讲真话既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也是对我们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党历来倡导讲真话,尤其是来自群众中接地气的真话,对指导干部工作最有效、最具深远意义。人民群众中往往就蕴藏着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召开座谈会,让群众畅所欲言,广泛听取群众真知灼见,本来是推进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可怎么到收集整理群众意见时就“修枝剪叶”呢?是群众意见没参考价值?还是群众意见不够圆滑,不讨上面领导喜欢?
在笔者看来,群众意见可能触碰了某些人的利益,影响某些人的仕途。一旦让群众意见“原汁原味”呈上去,可能就捅了少数人的马蜂窝。因为群众意见,不仅仅是不好听,而且还有可能带点刺,若是被某个重量级的领导看到,或是将其公布于众,那么这些屁股不干净的人还能“稳坐钓鱼台”吗?所以,对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必须要做一番“修枝剪叶”的处理,宁可不让领导做决策,也不能让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这个“干货”显露出来。
对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修枝剪叶”,其实质就是一种欺上瞒下的弄虚作假行为,下面群众津津乐道提意见,上面领导满怀信心地在等待群众的真知灼见,可朝也盼,夕也盼,盼来的结果是被处理过的群众意见,无任何参考和决策价值。这不仅浪费了群众的时间和精力,更伤害了群众感情。
要想原汁原味的群众意见呈报到决策者面前,决策管理层的干部就必须亲力亲为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多做调查研究,让那些投其所好,善做表面文章的人无懈可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为群众提意见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即便群众意见不堪入耳,甚至与我们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主流向左,也要以宽容的胸怀和姿态善待群众。陈云同志说:“如果没有不同意见,自己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让大家来批驳。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有了反对意见,可以引起自己思考问题,常常是,有不同意见的人,他不讲出来。能够听到不同意见,决不是坏事。这和同中央保持一致并不矛盾。”
由此看来,群众意见被“修枝剪叶”不仅不利于我们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同时对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也极为不利,必须下大力气遏制这股不正之风,让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呈上来,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提供可靠依据。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