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连续5年组织老师和研究生在春节期间返乡调研,在华中、东北等10余个省,近百名80后、90后三农研究者们把目光投向自己家乡,发现部分地区人情风俗异化的新课题:项目剧增,礼金暴涨,部分农民举债送人情影响生产生活,离了规矩、丧失功能、淡化意义的人情仪式,“良俗走向恶俗”。(2月7日《中国青年报》)
说实在,近些年“人情”名堂越来越多,婚丧嫁娶大摆筵席要说算是“传统”,在某些人看来甚至成为一种“民俗”了,我这里暂且不去非议。但过去仅限亲朋好友之间的酒宴现在也都升级扩大规模了,比如乔迁新居或者生孩子,在我们这里,过去只有直系近亲去送份贺礼,不知什么时候朋友也开始凑份子,如今连平时很少交往的同事、基本没有什么联系的老同学也都被邀请了。
孩子过生日、老人办寿本来也就是自家热闹一场,但现在也都成了大摆筵席的借口。尤其是某些单位小有权力的人物,逢十生日也摆酒席,凡设酒宴,规格几乎都跟婚丧嫁娶筵席一样隆重。“庆功宴”“谢师宴”“升学宴”更把酒店都挤爆了,更不用说过年了,走亲戚串朋友,不仅不能空手去,礼品也互相攀比,走一趟亲戚得拉一车的礼品,大多还是华而不实,包装看上去很豪华,其实也没装多少好东西。而且压岁钱发起来就没完没了,亲戚家孩子要给,朋友的孩子也要,同事的孩子也要,对成人是负担,对孩子的影响也未必积极。至于接待亲戚或者朋友聚会,家宴好像已经不上档次了,还得去酒店拼面子——其实拼的都是人民币啊。可以说,人们被淹没在各种各样的“人情”汪洋大海中。
大家都说这是“人情”,却也都很清楚,这种种所谓的“人情”其实没有多少真情,要么是“面子”作怪,要么是暗含利益,但都觉得不能不应付,完全沦为一种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有人说酒桌上可以跟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好好联络感情,可大吃大喝闹吵得沸反盈天,如此增进感情未免有点夸张了。
如今国人送礼已经不是简单的人情来往,附加了过多的功利目的。很多情况下,与其说是“送礼”,不如说是“拉关系”“送人情”,可以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尤为叫人失望的是,无论什么“人情”,连亲情都以礼物的厚薄衡量。“送礼”广告可以说既是在迎合这种庸俗的观念,也是在误导公众,助长了“送礼”攀比的歪风邪气。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干脆“简化”了礼物,直接拿钞票送礼,庸俗得露骨。而且很多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送礼都是钱,看望住医院的病人也是以钱代礼,给自己孩子过生日也是钞票做主。
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孩子,现在很多孩子得到的“礼物”也主要是钱,有的孩子过年可能收到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的“压岁钱”,但一本书一个玩具都可能收不到。有些孩子也过早地“知道”了钞票的多少表示“人情”的远近亲疏,一些家长甚至直接这样给孩子挑明。功利化的送礼之风严重地污染了幼小的心灵,真是太可悲了。
本来表示情谊的送礼异化为“拉关系”或者分亲疏的指标,“人情”如此严重功利化,使得所谓的“人情”频频升级换代,礼品随着人们的欲望而愈发膨胀。这的确是一种可悲的现象,不仅扭曲人们的金钱观,也败坏社会风气,流毒深远,不可不警惕。但是,我们又不能说再不给人送礼不要“人情”,毕竟人情往来很多时候也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融洽,礼尚往来有时也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事情。我想,现在很多中小学不是也开展了礼仪教育吗?也应该把如何文明交际列入其中,让“人情”早一点回归本来的意义。
虽然不断有地方为改变“人情”奢侈歪风出台措施,但收效甚微,“人情”攀比依然盛行,酒宴仍然水涨船高。有人说根子在传统在风俗,批评国人好面子好摆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攀比意识也在升级换代。我则不太同意这样的说法。传统是由人继承发扬的,风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换句话说,传统和风俗都是可以通过引导而提升其文化正能量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马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