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高校办智库是不是“过热”?这是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有观点认为,大学如果对建设智库倾注太多的精力,是大学重心的错位;也有观点认为,高校智库与国家需求和问题相脱节,在智库定位上不匹配。究竟该如何看待高校建智库?高校建智库应该怎么建设?(2月7日《中国经济周刊》)
报道称,我国现有高校智库共有255家,占了所有智库的半壁江山。而党政部门智库仅有68家,占15%;社科院智库46家,仅占9%。高校智库最多,本来也没有什么不正常,而关键在于,这些“智库”有不少都是“伪智库”,即打着智库的旗号,却并没有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来。高校智库过热,就会泛滥。这不仅是大学的重心错位问题,也是资源浪费问题,更有碍国家的正确决策。
设立智库,本是一件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好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将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与党政智库、科技和企业智库、民间智库一道,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和要求。但是,高校一窝蜂组建智库的现象,也需引起高度重视。
本来,与其他智库相比,高校智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高校智库更具独立性,知识储备雄厚,人才优势明显。但除了一些有实力的学校,一般院校也搞智库,这就严重脱离实际,造成高校智库泛滥。就像报道中所言,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转化率很低,“得到中央领导批示或者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的更少”。虽然不同的评价标准也许会有所不同,但高校智库提供的研究缺乏可造作性,甚至是“装门面”的,这就无法让人接受。
智库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咨询研究机构,是以集体的智慧服务于决策的社会组织。智库主要依靠专家的意见和思想来获得外力的支持并影响政策的制定。有人把智库称为一国权力结构中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还有人认为媒体是国家的第四种权力,智库是第五种权力。虽然直到二战后才被称为“智库”,但其“智囊团”的性质,以及以提供高质量的思想、政策产品要旨,以服务科学决策为目的,以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为重点,以成果转化和影响力为评价标准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同。
遗憾的是,国内高校智库众多,却并没有给政府决策带来多少影响,多是对政策的诠释,缺乏独创性。那么,为何采纳率低,还有如此多的高校智库呢?这就是功利性使然。智库具有的非营利性、公益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等特点,在高校智库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而上述的评价标准,在目前国内高校智库中绝大多数还很难达到。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智库6846家,我国有435家,居世界第二位。而高校智库数量又在国内最多,且被采纳的建议很少,这就不能不对高校智库泛滥现象引起警觉。
如今,国内高校智库良莠不齐,甚至有三两个人凑一起就敢称“智库”。大学智库泛滥就是不务正业、舍本求末。大学是教书育人和科研场所,不是说高校不该有智库,只是泛滥了。有些油嘴滑舌之徒都成了“智囊”,他(她)很少不踏实而认真地研究问题,而是借助这个身份到处投机钻营。学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因能给学校争来名气。不该对高校智库一概否定,但确实需要规范。随着国家影响力的提升,包括高校智库在内的各类智库还将呈增长趋势。由此,祛除功利性,高校智库方显“智囊”本色。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