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予: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只是第一步
2017-02-04 10:19:00 来源:荆楚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2月3日新华网)

准确的说,按照规划所提出: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县城不低于85%,其中东部地区力争达到90%;建制镇达到70%,中西部地区力争达到5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应该是值得期许的大好利是,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的生态建设。然欣喜之余,让笔者不免心存一丝隐忧,就以早前的两则新闻为例,2009年7月北京市人大常委执法检查组的调查显示:因运行费用得不到保障等原因,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些处理设施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造成很大的浪费;2015年,“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浙江省一些地方总投资7亿多元建设的23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有的逾期严重,有的则建成后处于长期闲置状态。由此可见,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只是第一步。

诚然,按照早期被闲置的污水设施症结来看,工程成本高,缺乏运行维修资金;技术复杂,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运行管理人员;工程设施多,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管护不到位,责任不到人,管理主体不具备设施运行管理职责;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难度大;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污水量小于设计水量,影响正常运行;地区缺乏全面规划,一些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由于改变地区规划而被拆除等等如是,是被闲置的主要原因,所以,笔者不得不说,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固然很好,关键是污水处理率要能真正达到95%,还得有后续投入资金予以为继。

其实,近年来乡镇污水处理厂闲置并非两例,更非孤例。“建得起、用不起”;或是“建不起、更用不起”;或是乡镇财力捉襟见肘,对环保投入“有心无力”;或是上级政府的财政扶持不到位,对小城镇环保投入则“有力无心”;或是一些地方的城市管理者和执政者由于蒙上了权力决策者的“功利色彩”和“政绩魅影”,认为面子是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城市形象也是为市民谋利益,就往往会轻重不分,拿面子工程和货真价实的民生工程为自己“添彩”,而忽略了“费力不讨好”,只有投入却埋在地下的民生工程。于是,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起来了,却在悄然无声中闲置了。鉴于此,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更得相关的监督无缝对接。

有道是,合民情、顺民心方能得民意。话又说回来,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污水管网12.59万公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2.77万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2.88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规模5022万立方米/日,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规模4220万立方米/日,初步形成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管体系不是不可行,而是职能部门如何做好事前的规划和审批尤为关键。得考证辖区内污水处理的量是否达到修建标准,是否具备修建条件?得看看修建的过中是否有因为“面子”的“政绩工程”?得制定好有效的约束决策机制,让建设符合地方的长远规划,是增加民众福祉。总之一点,得科学、民主、公开,做到有责可究。

一言以蔽之。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不仅仅是花多少“钱”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问题,不容有所闪失。笔者相信,只要监督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只要对方管理者树立起法治观念、推进依法行政,从心理杜绝政绩工程;只要在规划修建阶段合理的进行专家论证、公开听证等,定能让污水处理设施内容大于形式。

稿源:荆楚网

作者:鱼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