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书生:规范不在多,关键在落实
2017-01-22 19:30:00 来源:荆楚网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时隔20多年,于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上海“七不”规范近日翻开新的篇章。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投票征集,上海市文明办于1月10日推出新“七不”规范。(1月22日澎湃新闻)

上海市文明办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上海“七不”规范的基础上推出新版“七不”规范,引发广泛关注。有人点赞“新规范接地气、时代特征明显”,也有人觉得不文明行为太多,“七不”太少,像“广场舞不扰民”、“地铁不逃票”、“不随地大小便”等司空见惯的不文明行为也应该被纳入。

上海市文明办在传承以往“七不”规范的基础上,在全市开展“新七不规范”口号征集活动,收集到各类口号100余条,经梳理汇总后确定了20条备选口号,通过投票产生新版“七不”规范。从新版市民规范的出台过程不难看出,“票选”出的“七不”规范具有很高的“民意基础”。从新旧两个版本的“七不”规范对比中不难看出,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这2条,20多年来问题依旧,而其他5条如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等,也不意味着上海市民已经做得很到位了,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比这5条更加突出的不文明行为,如车辆乱停、宠物扰邻等。

如果放开征集,搞“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话,别说100条,200条也能征集到,但是作为全体市民共同遵守的规范,只能遵循“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在继承的同时进行创新。如果规范过多过滥,势必食多嚼不烂,市民记不住,执行起来也会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规范不在多,关键在落实。正像网友所指出的那样:“没有配套的处罚和监管,什么规范都是假的”,规范出台以后,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使新“七不”文明规范入脑入心,可以在一些公共场所加强志愿引导,特别是可以通过地方立法途径,出台配套执行细则,对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并逐步建立不文明行为的发现、报告和处置机制,纳入市民个人征信系统。

只有让规范“长牙齿”,让违反“七不”规范的人付出代价,才能让他们长记性,否则再多的规范也都会流于形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得好:“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 一座城市的美丽,不仅仅是建筑形态或者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美丽,具体体现在日常行为举止上。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难以一蹴而就,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要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只要我们播下文明行为,就会收获文明习惯,播下文明习惯,就会收获高尚品格,要引导市民把“七不”规范放在心上,用“七不”约束自己的言行,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文明素质才能提高。

稿源:荆楚网

作者:维扬书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