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情侣速配”活动在不少高校存在。广告语五花八门:“谈一场7天就分手的恋爱吧!”“3天情侣,我敢爱,你敢来吗?”“一个星期,说结婚太遥远,说相亲太现实,谈场高校的恋爱刚刚好!”(1月6日《中国青年报》)
“情侣速配”活动在社会当中并不鲜见,婚恋网站大多都开辟了相关专栏,类似《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这样的相亲节目,也都是变着花样玩“情侣速配”。类似的活动不违法,贴近生活,也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在社会当中盛行尚可理解。倘若是大面积出现在高校当中,就值得警惕了。
象牙塔虽然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环境,但这样的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不合时宜。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以及大学生婚恋观念尚未成熟,实力与责任不相匹配的情况下,高校当中的“情侣速配”活动,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游戏。就笔者所在的高校而言,每逢佳节,学校的相关社团都会组织类似的活动,报名人数非常多,但很多人都是抱着玩一玩儿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其中难免有人心怀鬼胎,浑水摸鱼,最为极端的莫过于女生借此机会蹭吃蹭喝,男生趁机占便宜,玩弄感情,互相消费。
此外,纵观新闻当中陈列的“情侣速配”活动广告语,诸如“谈一场7天就分手的恋爱吧!”,其折射出来的恋爱观念,与其说是前卫,不如说是在耍流氓,与所谓的“一夜情”又相差几何?这样的观念很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作用,由此助长把恋爱当游戏的歪风邪气。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负有监管责任,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爱情当游戏玩,无异于是在玩火,玩出了事情,谁来担责?谁来抚平学生的身心创伤?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不应坐视不管,怎么管也要讲究方法。换一个角度看,“情侣速配”活动的火热,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恋爱、两性关系的渴求,泛滥的荷尔蒙如决堤之水,宜疏不宜堵。学校应该对此因势利导,开设相应的婚恋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婚恋观教育;组织更加健康、高雅的活动,如“联谊晚会”、“以书会友”等,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密切,恋爱也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者:杨雄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