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体经济:好的经济发展思路
2017-01-04 19:26:00 来源: 长江网

这几年实体经济在经济波动周期、人员薪酬成本、原材料加工成本上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一些和制造业、建筑业相关的材料和生产性行业,因为前几年进行的大批量产能扩张和市场需求缩减,供需矛盾开始显现,加上各种成本的高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企业生存的唱衰危机。
实体经济真的不行了吗?实际上,实体产业并非出现了行业性危机,而是发展理念和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以往的产业链和贸易环节环环相扣的传统贸易和加工模式,很难满足现在各种个性化和互联网化的用户需求,而上游加工制造行业因为对下游的市场、销量、用户情况难以准确判断,更造成了今天的惨淡现状。如此危机之下,求新求变才能求得长足发展,而实体经济就是其中的突围之道。
何为新实体经济?以阿里巴巴为例,2016年其平台销售总额在年初时已经超过三万亿人民币,马云也曾认为:这说明通过互联网转变流通方式,实体经济找到了新的方向,这就是以线下产业生产为基础,以线上营销、贸易、物流为延伸的新实体经济。
过去总有一种误读,一些传统制造业的企业主在大量唱衰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把互联网上的经济形态,把精神产生生产部门,把摸不到具体形态的经济都当作虚拟经济,而把传统的,甚至要按照国家“腾笼换鸟”要求淘汰的落后制造业当作实体经济,这其实是混淆了线上和线下的产业状态概念。
实体和虚拟之分并非是简单的线上线下之分,而应该是看贸易、资金、物流之间的链条关系是不是完整的,具体的资金流动是不是依托在实际的供应链或者是消费金融产品上的,比如淘宝上的一笔订单,因为具有实际的商品价值依托,因此不应该归为虚拟经济,虽然在表现形态上是线上的,互联网上的,摸不见看不着的,但是因为是具体商品交易的价值体现,因此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因为代表了具体的商品流通内涵。所以,看一个经济形态是不是实体和虚拟,不应该看这个交易流程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是以虚拟的形态表现出来还是具体的商品交易形态表现,最终都要看对社会价值创造,社会工业生产有没有增进和提高。
像阿里这样的国内庞大的电商产业链条,在整合很多线下消费、生活、物流、工业产品基础上,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社会单元,在就业、纳税、效率、安全等方面贡献了一定的企业力量。前几日,阿里正式对外发布了2016年的完整年度数据,显示整个阿里以及蚂蚁金融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平均每个工作日纳税近1亿,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创造了3000万个就业机会。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累计投资传统产业超过1000亿元,其中重大投资项目超过20个,如投资苏宁、银泰、圆通、日日顺等。
而很多线下传统的实体经济,在淘宝天猫的电商平台上,也实现了销售额的亿元,十亿元甚至百亿元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已经程度传统产业迎合消费者行为消费生态变化,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突围策略。特别是像掌握未来消费主动权的千禧一代而言(以80、90后为主),他们是网络原住民,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社交,一切日常所需都可以在网上解决,要满足这部分人群的产品服务需求,企业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产品销售和客户管理,这也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新实体经济的最迫切动力之一。
对于很多传统的线下产业而言,传统的产供销流程和各级产品分销流程都是以渠道作为主要管理依托的,在一个产品的制造、生产、流通、加工环节中,虽然也存在供应链管理,但是这些管理和企业的综合化服务需求是一定程度上脱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线下形态面临很大的融资服务压力和生存压力的根本原因所在。这种实体经济的形态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产品流程不通畅,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新实体经济面前转型的迫切性。
而一个完善的新实体经济框架,既包含了企业的产供销流程,也包括用户的消费和信用服务产品,关键是这些流程都是以实际的产品和消费商品为依托的线上化和电子化,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更为便捷的实体经济产产供销渠道。
在新实体经济产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基础上,还可以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例如,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已向全球6亿消费者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为数千万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线上和线下。其建立大数据信用体系,将信用能力开放给蚂蚁生态伙伴,累计提供信用查询和服务便利5亿人次。
所以,在实体经济日益被媒体诟病的今天,如何找到一种更有效的产业突围思路,新实体经济的方式可以提供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实体经济其实并非是不行了,而是缺乏一种更为有效的企业管理和营销运作思路,以阿里系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其实正好承接国内实体经济产业转型的这一波趋势,在电商-新实体产业上做更多文章。

作者:互联网金融分析师陈凯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