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南京市一家幼儿园对孩子们进行“考核”,划分出三个等级,其中,小班学生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待遇”是,其家长在一次性预付中班学费时可享受5000元优惠减免。部分家长质疑幼儿园给孩子划等级是否合适,“奖学金”能否与“学费”挂钩,引发网友热议。(1月1日新华社)
读到这则新闻,为这家幼儿园创新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引入教学竞争机制,开启孩子的成长历程用上了心,不是那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手段,应当给予肯定。但是笔者感到在学前教育进程中,引入竞争管理机制,有点为时过早。很容易催生出功利化导向,违背了学前教育的初衷。
因为学龄前的孩子,都处在“童叟无欺”的起跑线上,接受着平等教育的平台,应在开发孩子的智力上下功夫。不是设立个奖学金,考核入园上课的节数。毕竟孩子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症状,到医院打个针、输个液,请个假未尝不可。如果都为了保证到课率,带病入园上课,岂不是传染班上其他孩子,不利于其他孩子的身体健康。
再者,孩子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应在兴趣培养、思维训练、行为养成、智力开发等方面上下功夫,如果过早的让“奖学金”字眼嵌入孩子的脑海,在其今后的个人学习教育,就会不由自主地打上“功利性”的烙印,成绩不好,拿不到奖学金,就滋生出挫败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
从报道中看出,这个幼儿奖学金拿到后,当时不收益,在预交中班的学费中才能够收益,违背了当地的相关规定。江苏省物价局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于2012年颁布的《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幼儿园的保教费、住宿费按月或者按学期收取,不得跨学期预收。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让笔者不得其解,感觉大有稳定“生源”之道。若没有这种想法的话,在小班学习进程中就可以同时获益。为什么要到中班后,用奖学金冲减学费,不能让人们匪夷所思。在笔者所在的城市,开办的幼儿园,公办民办齐头并进,各个街道社区比比皆是,打造15分钟生活圈名不虚传。有的幼儿园为了挣得生源,绞尽脑汁,动了不少心思,把生源与幼儿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不知这家幼儿园发展前景如何,是继续看好,还是生源不足?笔者信奉眼见为实,不敢轻易下结论。能下的就是,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这绚丽多彩的“花朵”,不能过早地浇灌上“功利性”的肥料。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连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