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几位师生联合发起2017年新年“一分钟行动”,号召大家在新年第一天(2017年1月1日),每个人做一件小事:或“陪站”一分钟、或“道歉”一分钟、或“拼图”一分钟,来体验或实践对路边乞讨儿童的生命尊严的尊重。(1月1日澎湃新闻)
复旦大学几位师生发起面向乞童的2017年新年“一分钟行动”,陪乞童站一分钟,代表社会向放弃尊严、以乞讨为生的儿童道歉,或者将自己或者孩子眼睛的照片放到乞童眼睛合集中,并在网上分享。“一分钟行动”看起来真的很美,但以此来体验或实践对路边乞讨儿童的生命尊严的尊重,恐怕只是发起者和参与者的一厢情愿。
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逐步完善,因灾因病致穷的困难群体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救助改善生活,无需放下尊严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事实上许多街头乞讨者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在街头向别人乞讨,成了不少好吃懒做者的一种赚钱方式,所谓“向人伸手,应有尽有”。媒体也曾经报道过,安徽、河南一些地方农民忙完农活后就集体外出乞讨,一天几百元不成问题,有人白天衣衫褴褛街头乞讨,晚上西装革履入住星级宾馆。乞丐群体中的儿童,有的是身体有重大残疾,有的从小被拐卖,离开父母家乡成为事实上的孤儿,沦落为别人的挣钱工具。《新民周刊》记者经多年的调查,发现乞讨儿童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而被拐儿童主要是从城市或农村流向农村,“乞儿”与“拐儿”有交集,但乞儿中被拐的只是极少数。
乞丐放下自尊,靠消费路人的同情心挣钱。正如心理学家巴特森所分析的那样,人们的大多数行为,包括为别人所做的,大部分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起源于共情,就是同情和关心他人。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老师和学生看见街头有乞讨的儿童,顿生怜悯之情,并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痛苦可怜的乞童。但他们根本不知道乞丐群体的水有多深!
街头乞讨的儿童除了极少数确实是家庭遇到重大变故导致生活困难的,绝大多数是被幕后的老板控制着的乞讨工具,他们以一副可怜相博取路人的同情,替老板赚钱。乞讨就是这些可怜的乞童赖以生存的唯一方法,如果大学老师或学生在街头遇到一位正在乞讨的儿童,你好心陪他站一分钟,他会怀疑你来和他抢生意;你代表社会向他道歉,他也不知道你在讲什么,说不定你才靠近乞童,躲在暗处的老板就过来恶声恶气地赶你走了;至于拼图,人家乞童根本不上网,不会与你分享这些眼睛的照片。
大学的师生衣食无忧,活得有尊严,他们和街头乞童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彼此缺少共同的生活经历,也不可能有共同语言,就像晓晴的那首歌中所唱的“我的世界你不懂,也不晓得我要什么。”大学师生与乞童尴尬地站在一起一分钟,怎么能体验或实践对路边乞讨儿童的生命尊严的尊重呢?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几年前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活动。比尔·盖茨、贾斯丁·比伯、勒布朗·詹姆斯等人在内的众多名人积极响应,冰桶挑战活动确实筹集了数额惊人的捐款,用于研发治疗ALS病症的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帮助。可是这一慈善活动传到国内就变了味了,关注“渐冻人”成了一桶水的狂欢,一些明星大咖把一大桶冰水往自己头上浇过之后,在微薄上点几个人名,发几张被冰水淋湿的照片就算做过公益活动了。由复旦大学几位师生发起的“一分钟行动”,落到最后,会跟冰桶行动差不多,成了大学师生借乞童上演的一次快闪——“一分钟”就闪人的表演秀。
大学师生真要对街头乞童表示关爱,不在乎推出两个或三个“一分钟”活动噱头,而是要在“行动”上下功夫,比如调查乞童的身世,确有困难的,发动社会捐款,争取政府救助,让他们摆脱困难,重新回归社会,如果是被骗或被拐的,就要会同公安部门揪出幕后黑手,把乞童从火坑里救出来。通过大学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街头乞童结束乞讨生活回归到正常社会,读书上学,健康成长,比徒有虚名的“一分钟行动”更有意义。
稿源:荆楚网
作者:维扬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