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复旦师生“一分钟行动”易演变成自嗨
2017-01-02 10:00:00 来源:荆楚网

近日,复旦大学几位师生联合发起2017年新年“一分钟行动”,号召大家在新年第一天(2017年1月1日),每个人做一件小事:或“陪站”一分钟、或“道歉”一分钟、或“拼图”一分钟,来体验或实践对路边乞讨儿童的生命尊严的尊重。(1月1日澎湃新闻)

在我国不少地方确实存在儿童乞讨的情况,但这是文明社会所不能忍受的现象。复旦师生的新年陪乞童的“一分钟活动”,初衷是让乞讨儿童认识、体会到尊严,也希望参与者有意识地给予乞讨儿童以尊重,给予更多的关注。再通过舆论发酵,呼吁人们行动起来,进而引发社会群体的共鸣,更多的关爱那些乞讨儿童。

这初衷没错,但是其现实操作的可行性以及实际效果有待商榷。怎么说呢? “一分钟行动”分三种形式,包括陪站一分钟、道歉一分钟和拼图一分钟。从可行性方面来讲,在参与者与乞讨儿童相处的这一分钟里,普遍性呼吁的现实很难让参与者都懂得与乞讨儿童相处的方式方法,再加上全靠活动驱使的相处有一定盲目性,最后孩子得到到底是关注的尊重,还是无形的伤害,恐怕在现实中难以把控。这样一来,契合初衷的可行性就堪忧了,如此活动形式岂不是一些人单方面的主观臆想?

至于实际的效果,真的能让乞讨儿童认识、体会到尊严吗?恐怕不见得如此。具体而言,一个个体对尊严的认识和体会,虽说可能出现通过他人一个举动、做一件事情就能得到触动,进而有所认识和体会,但那毕竟是极少数情况。而对于心智还不健全的儿童来说,又如何去顿悟这活动的意义?

他们更在意的是物质馈赠,恐怕理解不了这精神馈赠,所以,得到触动可能性更是小之又小。要知道,大多数个体还是要通过长期的生活体验和感触,与他人的长期接触,才能认识和体会到尊严的可贵,这是客观规律。这就给活动在乞讨儿童上产生的效果泼了冷水。那这所谓的尊重,只是在参与者的脑海里存在罢了。

而参与者方面,能让参与者体验对乞讨儿童的尊重吗?即使有临时性的触动感受,可活动中并无非常有代入感的交流,这就意味着所谓的感受很可能的单方面的矫情,结果只会不了了之。具体来看,面对陪站、道歉和拼图的形式,乞讨儿童的反应更多的是茫然与无措,因为这些行为不是他们内心所期待的东西,参与者的形式举动,无法将其代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其也就很难与乞讨儿童寻求到共鸣。参与者感受不到这些儿童的欣喜和尊重,没有触动心扉的交流,其自身也很难触发真正和长久的感动。

既然,直接效果的观感都有这么多存疑的地方,更别说想间接传达的社会共鸣效果,也不会太理想。这样看来,双向的尊重以及社会的共鸣,可能只不过是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一厢情愿而已,实际效果堪忧。

也就是说,基于操作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具体考量后的“一分钟行动”,虽然初衷很好,但是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在实际过程中演变成某个小群体的自嗨行为。进而更像是一场“仪式的狂欢”,小群体的现实意淫,就只有自我道德上的满足,现实意义比较有限。即使这样的活动能够获得社会群体对乞讨儿童的关注,那也只是暂时的关注,因为其本身就没有长远的打算和持久的生命力,自然也就逃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

从这以个案来思考乞讨儿童的现实和未来,最基本的感触就是,与其搞“仪式上温暖”的公益活动,进而演变成自嗨,不如实实在在的加进现实的温暖。比如,做更接地气的公益活动,请乞讨儿童吃个热饭,洗个热水澡,送本书,帮他们找亲人,为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积极献策等,这样的活动更能引发社会共鸣,让更多人来帮助他们,这才是真正“善心狂欢”,而不是止于仪式。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