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有市民向劳动报记者反映,在前往签证中心办理签证时,除了要支付签证费用外,一路流程中还被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多次推销各项附加服务。而诸如快递、短信等看似普通的服务,其收费却远高于外界正常价格。
材料翻译单页90-125元
白领李小姐计划今年十一期间与朋友去英国游玩。按照领馆相关规定,李小姐准备好了办理英国签证的所有材料,并在网上预约好了具体签证时间。
8月3日上午,李小姐和朋友一起来到位于四川中路的上海签证中心,这里汇集了澳洲、南非、加拿大以及欧洲多国的签证办理。
在英国签证入口取号时,负责发号的工作人员看似不经意地向李小姐提议说,现在里面排队的人挺多的,要不要走绿色通道,这样就不用排队了。“一开始我没反应过来,以为是工作人员好心,本想答应的。”这时身边的朋友出声拒绝了工作人员并拉着她往里走。“后来我才知道,如果走绿色通道,要额外加几百元钱费用。而且到了里面我发现,排队的人根本算不上多。”她说。
朋友及时劝阻下,李小姐没有花钱走“绿色通道”。但在柜台递交材料时,她又遇到了其他收费服务推销。
李小姐告诉记者,在窗口递交申请材料时,办理人员审核完材料后称其他都没问题,但其中一份“6个月的银行工资流水单”需要有英文翻译,他说“这样更有助于签证办理”。
听了工作人员此话的李小姐觉得有些奇怪,她向记者表示,“我以前也办过不少其他国家的签证,银行流水单一直递交的是中文版,最后签证也都批下来了。”可为了保险起见,李小姐认为如果费用不贵的话,她也考虑当场将材料进行英语翻译。然而询问价格之后,普通翻译一页90元、复杂翻译一页125元的收费标准,让她立马打消了念头。
“银行流水单上基本都是阿拉伯数字,要翻译的内容其实不多,一页收90元实在太贵了。”李小姐说,她的银行流水单一共有4页,如果按照工作人员的提议进行翻译,那就要额外花费360元。
最终,因为收费太高,又依照以往的签证经验,李小姐婉拒了工作人员提出的材料翻译的提议。
快递费65元自取时间苛刻
躲过了两次“推销”的李小姐,本以为不会再有其他收费项目了。可没想到,接下来的“快递服务费”和“短信服务费”还是让她不得不掏了钱。
在材料审核的最后阶段,办理人员询问她办好签证后的护照是快递还是自取。对方表示,快递的话领馆通过后就会由签证中心帮忙寄出,速度比较快,自取的话办下来后要自己到签证中心来取。
这次,李小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取”,但工作人员随即道,自取时间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即工作日上午8点到9点。这下,李小姐彻底没了办法。她说:“工作日8点到9点是常规的上班时间,如果要来自取,相当于还要请一次假,这个时间设置太苛刻了。”
而签证中心的护照快递服务费,是按每本65元的价格收取,快递则由EMS提供。
短信15元:仅收到一次
此外,由于担心签证进程,李小姐提出是否有提示签证进度的邮件会发送到自己邮箱,因为以往签证时,她会收到来自各国签证官方邮箱的类似邮件。但工作人员的回复则是,需要预订短信服务,签证的办理状态才会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到个人。于是,李小姐无奈同意购买短信服务,其收费则是按照每人15元来收取。
在递交申请的当天下午,李小姐的手机收到一则消息通知,称她签证申请已经由签证中心转交至英国签证与移民局进行审理。但此后至今的两个星期中,则再无任何消息。
高收费源于“一家独大”
劳动报记者调查发现,签证中心收取的费用包括两部分,一个是代领馆收取的签证费,是明码标价的,在各领馆官方网站上都有公示。譬如英国的签证收费是每人828元。
另一部分就是签证中心收取的“服务费”。记者发现,除上述提到的各项收费以外,还包括“黄金时间服务费”、“VIP服务费”、“照相服务费”、“复印服务费”、“免预约服务费”等十数项服务项目。收费则从几十元、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另外,不同国家之间的签证服务收费虽然略有差异,但都普遍高出市价许多。
出多的钱就能有“好”服务,但所有的花费都高于消费者对此类服务的市价认知。
以65元的快递费为例,该收费标准等同于外界超过25公斤重物的市内快递费用。而同样是通过运营商途径发送的短信,正常收费应是70字以内0.1元一条,到了签证中心则成了15元。虽然从绝对额度来说不算大,但相比于现实中这些服务的收费,签证中心的价格可以称得上“天价”了。
而从李小姐的经历来看,在工作人员的级级游说中,市民不知道签证中心总共有多少项服务,每一项服务的明码标价是什么。相反,签证中心则掌握着一切主动权。
一位领馆人士告诉劳动报记者,事实上,各国签证由领馆签发,签证中心只是受理机构,由各领馆授权其帮助领馆受理材料并递交到领馆,最后由领馆负责签发。这是因为领馆工作人员有限,处理海量的签证材料申请工作量太大,先由签证中心协助进行前期资料审核,然后告诉申请者需要补交哪些材料,减轻领馆负担。签证中心实际上担任着“中介机构”的角色。
然而,在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的格局下,获得授权负责签证业务的上海签证中心,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一家独大”。除此一家,别无分号。公众在没得选的情况下,才会频陷不得不掏钱购买高价收费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