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过去了,这张年画还留在我的脑海里,可见它的魅力和影响。其实它当初也就几分一毛来钱,即便今天也不过几元而已。
不知道与这张年画是否相关联,有趣的是,后来我也成了一名解放军,有着不短的军龄,还有幸参加了边防战争。我的父母也是当然的军属,可遗憾的是,我们家里再也没有见过姥姥家那样的慰问年画。
也许是时过境迁了,但我依然怀念姥姥家的那张年画。
再过两天,也就是2014年9月30日,我们就要迎来共和国的第一个“烈士纪念日”,之所以是第一个,并不是我们以前没有纪念过,而是我们第一次以庄严的国家礼仪来统一纪念,它体现着国家的情怀,民族的意志,人民的呼声。笔者以为,“烈士纪念日”不仅是一种纪念,也不仅是为了传承,更是为了保障。
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黄昏毛泽东主席第一锨土奠基到1958年4月落成,历时近9年,建设期间几易其稿,毛泽东主席不仅多次审阅模型,还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什么,敬重,敬仰!
第一个“烈士纪念日”的设立,同样如此。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以来,我们的一些地方,一些人,向钱看的多了,精神追求少了,和平的时间长了,拥军优属工作放松了,形式滞后了,情谊淡了;有的地方在烈士陵园里搞起了房地产开发,有的毁坏园林,有的办起了歌舞厅或餐馆;有的单位或乡镇,不知道辖区有多少烈士,有多少军烈属,有多少转业退伍军人……
这么多的不知道,我们的拥军优属工作何以有效果,我们的纪念慰问何以不停留在纸上,如此,共和国的长城又何以加固,军民鱼水情又何以维系。
第一个“烈士纪念日”,国家的纪念,那是国家的清醒;但国家的清醒只有各级政府及其从业者的清醒执行方能实现。我们应当有所忧患,我们必须有所忧患,在忧患中拓展我们的工作内涵,翻新我们的工作形态,如当年的年画般温馨温暖,当好党政军的爱心使者,使军民更团结,长城更牢固。如其不然,党和政府的英明决断和对这一群体的温暖关爱也只会停留在纸上,甚至吊在空中。
因为忧患,我们已经想了很多,所以才有了这“烈士纪念日”;因为忧患,我们还需要做出很多,因为已经有了这个“烈士纪念日”。如此,这个“纪念日”才会有国家般的意义。
我,依然怀念姥姥家的那张年画。(韩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