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2022-11-08 10:30:00 来源: 长江日报


  今天
  从喻家到天涯
  山河万里送别老校长“大先生”
  长者谦谦,教诲拳拳
  “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大学是育人,而非制器”
  ……
  国士高风,厚德永存
  雨露长怀,弦歌有继
  长江日报六位记者
  同为喻园学子
  都受教于老校长
  殷殷指导,切切关爱
  记录雪泥鸿爪
  传承人文精神
  是为记者节的特别纪念


  曾约老校长写专栏忆童年


  2000年,长江日报开辟副刊版面“人生百味”,我任责任编辑。我斗胆给我的老校长、教育家杨叔子院士写信,请他讲讲自己的人生百味故事,为年轻的读者为人为学做个指引。我在约稿信中问老校长:传统文化怎样滋养您?您的童年如何起步?
  老校长欣然接受约稿,从2000年7月到12月,他陆续写来10篇文章,文笔生动轻快,故事有意思又有意义,一颗童心跃然纸上。这些文章,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讲:童年,在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度过。动荡的岁月中,父亲教我念念古书,快到9岁了,我一点科技知识也没有。逃难逃到黎川,终于可进小学了。数学除法一窍不通,怎办?抄别人的,我不干,因为这不是“君子”干的事。《论语》上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还有,《中庸》上讲:“果能是道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岁才上小学的杨叔子,后来成为中国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的首位院士。他说“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大学是育人,而非制器”……今天,重读我编辑的老校长的文章,无限追思,再次受教。
  (长江日报记者王永芳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90级)




















  他陪我们上《古代汉语》课


  虽然已经过去了26年,但被杨叔子校长“突袭”课堂的那一幕,依然历历在目。
  1996年,我考上了华工(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一天,我们正在上《古代汉语》课。课开始一会,杨叔子悄悄地从后门进入教室。授课老师看见校长进来,想让他上台,杨叔子却对老师摇了摇手,示意课程继续。就这样,60多岁的杨叔子陪着一群的年轻人上了一节课,边听还边认真地做笔记。
  下课后,杨叔子来到讲台,与我们一起讨论当天听课的心得。 他把自己的听课笔记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有同学向他请教如何学好古文,杨叔子分享自己多年学习古代汉语的经验,鼓励大家要读原文,“先要去读,然后才能理解。”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精髓,如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学古代汉语不仅是学里面的知识,更要学习中华文化的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用《诗经》里的一句诗来勉励大家。
  “要做学问,先学做人。”那节课上杨叔子最后说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上。
  (长江日报记者 范善菁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96级)
  见“大先生”纯澈


  临晨获悉杨叔子院士驾鹤西去,辗转反侧。当年考学填志愿,感于校长大名古风,甫一进校先生已成老校长。首倡人文教育之外,先生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创办起中华诗词创作班,不限年级皆可报名,但笔试面试严谨。补憾有幸,入选先生所称“黄埔一期”,在东五楼聆听教诲,同框合影,珍藏至今。
  先生时常拿班上刘洋同学开玩笑,“别人留洋,你要留中”,这个同学后来在成都天府新区管过新经济产业。先生请来张良皋教授授课,我们私下称为“老顽童”。时隔20多年内容大都模糊,但清晰记得先生眼里闪烁的光芒,就像秋阳一样明亮。
  九八年,学校举办弘扬抗洪精神征文大型朗诵会,获奖者上台吟诵。红彤彤的获奖节目单现在保存,先生拿了古典诗组一等奖,我写的《击水铸精魂》拿了现代诗组一等奖,还是先生颁的奖。
  毕业后两次与先生“零距离”。一次是先生到汉口给小学生作科普讲座,见到纯澈、耐心;一次是作为陪同去院士楼看望先生,看到俭朴、至简。
  为学、为事、为人,治校、兴文、育人,如果说,朱九思是华工之父,那么,杨叔子是华科之魂。杨先生是“大先生”。
  (长江日报记者郑良中 华中科大社会学院97级)
  院士爱国情怀激励着我


  惊闻杨叔子院士逝世,十分痛惜,脑海中立即闪现出院士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露天电影场舞台上慷慨激昂抨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画面。
  1999年5月,我大一下学期,得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并造成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的消息后,我们以不同方式表达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强烈愤怒。
  那天,数万名学生在学校露天电影场举行集会。看到杨叔子院士这样一位大人物登台,我们还是有点意外。66岁的院士手持话筒痛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行径,具体内容已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大家一边听一边拼命鼓掌,极为振奋。
  院士的爱国情怀,深深激励着我。回想起来,这可能也正是他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印证。
  毕业20年来,这个画面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 每当我回到校园,都时常想起这位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思想睿智的老人。路过院士楼时,我都会想想“这位老人在做什么呢”。
  (记者 杨文平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98级)
  院士来讲大学第一课


  我的大学第一课,是杨叔子院士讲的。
  那是入学军训时,新生们在露天电影院聆听杨院士讲《我的求学之路》。
  漆黑夜空下,灯光照在这位看起来瘦弱老者身上。他娓娓道来,抒发浓浓的爱党爱国情怀。
  动荡的童年,让他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着切身之感。工业报国,让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学成之就义无反顾回国。肩负时代重任,让他成为国内智能制造首倡者。
  平实的话语,激荡着年轻的心灵,连同那晚灯光,一起成为我难忘的记忆。
  工作后,我采访过很多奋战在不同岗位的华科大毕业生。说到母校,杨院士的《我的求学之路》是我们很多人共同的记忆。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01级)
  曾与老校友拍下珍贵合影


  2002年,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135周年校庆,杨叔子院士回到母校与师生交流。那时,我在同文中学读书,和同学们共同聆听了这位老校友的谆谆教诲。
  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后,我成了校报记者团成员。一次采访博士生茶座活动,嘉宾中恰有杨叔子院士。当晚,年过七旬的他神采奕奕,与师生们讨论“科学精神与博士生的科学研究”。
  参会的博士生来自不同院系,不分文理,围坐一席,品茗论道,杨院士倾听着每一位的发言,热情地加入讨论,没有一点架子。他分享了自己多年治学的感受,“科学最重要的精神是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他还教育大家,做学问要学会怀疑和批判,批判并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否定,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发展。
  活动结束后,在采访时,当听说我是来自同文中学的学生,他高兴地说,“那我们是两个学校的校友!” 并和我合影 ,鼓励我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
  回想起院士可亲可敬的师者风范,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2004级)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