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联合八部门发布了一个《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引起各方关注议论,其中最有争议的一条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室,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有老师问我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学生近视率不断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名校入学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课外补课越来越多,才是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率增高的最根本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
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对近视率升高有无影响?我认为:有!但第一不是主要原因,第二,与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学习更无关!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教育部通知发布之前,全国绝大部分中小学都严禁电子产品进学校、进课堂,为什么还会出现近视率不断升高现象?说明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相关关系。但中小学生有没有使用电子产品?有,但不是在学校、在课堂,而是在校外、在课外;不是因为用电子产品学习,而是因为用电子产品玩游戏、或其他的娱乐活动。这一部分对孩子的视力的确有不良影响。为什么不直接禁止中小学生在课外使用电子产品?因为做不到;为什么不直接禁止中小学生玩电子游戏?这个应该有办法,但八部委却没有采取什么实质举措。
通知中有一条“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这个非常有必要。但谁来指导?如何指导?既然学校已经禁止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学校了,学校如何进行指导?靠家长吗?有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也缺乏必要的知识,他们做得到吗?恐怕很难。恰恰是学校和老师应该负起这一责任。现在教育部这个通知,等于主动放弃了学校和课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的这个主阵地,等于主动放弃了学校和老师“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的职责。
笔者一贯主张中小学生应该在学校、老师、家长的严格监管和指导下,分阶段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和相关电子产品开展教与学,引导孩子们从用手机等玩游戏看小说,转变为用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开展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真正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和相关电子产品进行教学的老师,并不会让学生整堂课都盯着手机和电子产品,而是穿插在各种教学活动之中交替进行,对学生视力并不会带来不良影响。某中学已开展八年的自带设备进课堂的教学改革,我曾问过他们的老师,有没有发现该校孩子的近视率比其他不用电子产品的学校要高?回答是没有。如果这只是个案,请教育部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证明,在课 堂上使用电子产品的学校,学生的近视率比不使用的学校要高。这才能证明教育部这一决定是科学的。
今天早已进入信息时代,并快速向智能时代迈进,智能手机和相关电子设备对教和学的帮助越来越大,其功能和重要性早已超过传统的纸和笔。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早已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基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教育部不去听取他们的意见,却一刀切地禁止电子产品进学校进课堂,是与时代趋势背道而驰的举措,很难持久,也不会有效。
我国学生近视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居全球第一,主要是由中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以及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引起的激烈择校竞争导致的,反映了我国学生学业负担沉重,高居全球第一,而不是与使用电子设备有关。教育部重视中小学生近视率问题是好事,但采用简单的发文件禁止这禁止那,而不对基础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是一种懒政思维。尤其一刀切地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开展课堂教学,更是把板子打错了地方。其实引进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进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转变传统的满堂灌、机械重复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流、讨论、分享、探究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如果能够普及推广,将大大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均衡,有利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
现在已有不少中小学和老师在开展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教学的尝试,教育部的这一决定无疑对他们是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有可能延缓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进程;因为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引发的悲剧事件在全国各地一再发生,师生之间因为这类事件出现的矛盾与对立日趋严重,教育部这一决定不仅无益于缓解这一矛盾,还有可能火上浇油。我估计教育部迟早会不得不撤销这一不明智的决定,改“堵”为“疏”。
看看教育部通知后面的网友评论吧:
希望教育部三思!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