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陈一丹基金会“岂止·苗”项目正式发布一组讲述苗文化的系列纪录短片片,这组名为《苗•不可言》的系列短片共分五集,通过五个和苗族文化息息相关的个体及故事,多角度诠释了苗族文化的传承和显现。
《苗·不可言》分别讲述走出大山却依旧唱着“古歌”的苗族青年;继承父业把苗绣带入全球视野的收藏家;固守家乡却用一碗米饭牵系着远方的苗族老人;一群丹寨染娘的“外来妈妈”;依靠家乡的大山救人无数的苗医。纪录短片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和平实的讲述方式呈现了当代苗族文化的群像,也是对苗族文化的一次创新亮相。
本次基金会与新锐纪录片导演合作,《苗·不可言》这组短片从人性和美出发。以人性、人本、人文为基调,通过发掘苗文化,以精炼的镜头语言,促成现代观众对传统族群文化的交融理解。
陈一丹基金会从2013年起就开始关注苗文化非遗保护领域,启动了包括“文化梳理出版资助”、“手艺人支持”、“苗族传统村落共创”、“高校文化采风创作”等多个相关项目。陈一丹基金会项目总监刘依婷近年来一直在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村落工作,她表示,这组纪录短片颠覆了她对这种题材类型的观感,是一次追本溯源的神秘之旅。“纪录片用心而不滥情、传统却不保守,每部短片都像是在关注一部艺术品,非常精致耐看。”
纪录片导演王光伟介绍说,作为和汉族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苗族,因为没有文字,苗族文化出现了断代和衰弱。但在民间,有一条以“古歌”为载体的脉络,传承着古老的苗文化。文化像是一条发源于古代的大河,而个体就是文化最好的载体。《苗·不可言》系列纪录短片以“古歌”线索,透过个体的表达,追溯苗文化的源头。
他回忆在苗绣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遇到了一位85岁的奶奶还在自己手工纺布。她每天工作8个小时,纺出的布却不到30公分布。当老奶奶弯着腰附在纺车上时,导演说那种画面带给他文化传承的力量让他深受震撼。与影像民族志不同,这系列纪录短片里充满着自然朴素的人情味。
导演认为,苗族文化的背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它的面前语言是苍白的,不可言说,不可描述。只有感知才能发现它真的存在,这也是纪录片名的来源。
2016年起,陈一丹基金会开始尝试用创新手段重现苗文化独特美学,用轻量化有趣的场景增加普通市民对苗文化的热情;2017年发布传统文化创新公益品牌项目“岂止”,更是尝试将科技美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发新的传播势能。
正如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提出的“文化记忆”理论,通过文化传承方式来解释文明发展的规律。他指出以文字和意识为主要媒体的文化记忆,对民族主体性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在人的注意力日益碎片化时代,如何让传统文化被受众所认知,去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围和接触时长,陈一丹基金会将会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