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王建蒙:想方设法多学知识
2018-04-26 15:24:00 来源:清华新闻网

王建蒙

王建蒙,197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初期建设者之一,参加并指挥了多次卫星火箭发射任务,曾参加中国载人航天论证研究,长期从事国际航天合作工作。曾担任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发射下达发射口令的调度指挥员。1996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任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公司副总裁及派驻新加坡亚太移动通信卫星公司总裁。现为航天系统工程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点火!”——1986年2月1日20时36分01秒771毫秒,王建蒙挺直胸膛,端坐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台前发出口令。这一天,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比起兴奋,王建蒙感到的更多是使命感:“肩负着国家使命,万人一发箭,此时我内心的崇高和神圣油然而生。”四十年后再谈起彼时的情景,王建蒙仍热泪盈眶:“是母校培养了我,让我有能力、有机会去完成国家使命。”如果把王建蒙喻为一枚火箭,那么清华就是他的发动机,知识则是他的推进剂。

1974年,20岁的王建蒙揣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到北京。进入清华校门,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学知识,长本事”。得益于老师的特定教学方式,王建蒙所在的班级曾前往北京良乡发电设备修造厂和大港油田大型输变电站,上午上课,下午参与实际工作,晚上总结问题完成作业,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尽最大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令王建蒙感激至今。步入工作岗位后,他更是把“想方设法多学知识”的理念融入到行动中去。

“我们这届毕业生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知识分子,当时国家建设人才短缺,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环境,我们应该是时代的幸运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毕业时的真实写照。”毕业后王建蒙来到部队,迎接他的是在崇山峻岭里建设一座航天发射场。

王建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大凉山深处,洋溢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一代建设者们的热情。一个又一个系统的测算,一台又一台设备的安装,王建蒙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将满满一床一人多高的电气工程蓝图变成了现实,他还利用工作空隙独立撰写出《发射场电气手册》。“学校教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想把工作做好,就要自己去学习。”从发电到航天发射的跨界,王建蒙谨记老师曾经的教诲——多学知识,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87年的一次卫星发射,王建蒙和参谋长一起从北京来到发射现场。他看到卫星运输车非正常停下时,当即意识到出事了。“我跟旁边的参谋长说了一声‘坏了’,就立马翻下比两层楼还高的陡峭石坡,直奔装载着卫星的运输车。”时任中国首任载人航天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焦急地告诉他,卫星天线折断了,修复时间至少一周。王建蒙立即跑到最近的哨位打电话向北京总部紧急报告。卫星发射的每个环节都要按计划严格执行,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全局。从发现问题到报告完毕,他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将后续影响降到最低。面对危机的应急能力并非天降殊才,而要归功于平时的学识累积。正是工作中点滴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帮助王建蒙冷静应对各种繁杂挑战。

如今,已经退出现职的王建蒙仍然为航天创新发展而忙碌,也继续着讴歌航天事业的写作。从电机系学生,到卫星发射场建设者、航天发射指挥员,再到航天军旅作家,王建蒙始终不忘母校为他插上的知识翅膀,也始终恪守个人追求与国家需要相结合的信念。自强自立、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一位职业军人的素养,一个航天人的风范,也是一名清华学子的品格。

“清华育我自强自立,我要用知识的翅膀报效祖国,报答母校,这也是我40年至今尚未停歇的拼搏。”王建蒙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