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董山峰:你我就是清华人文
2018-04-26 15:24:00 来源:清华新闻网

董山峰1983年大学新生时证件照

董山峰,《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主编。清华化工系、中文系1983级学生。1989年毕业分配到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1994年调入《光明日报》,曾担任科技记者、编辑、副主编,经济部副主任等。2011年当选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毕业30年回头看,董山峰最大的感慨是“清华遍地人文”。

1983年秋,董山峰在清华园开启了自己的大学时光。高分子专业的班主任范奎成老师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的场景让他记忆犹新:“范老师身穿实验室工作服,开口就讲高分子的概念。”时隔30多年,董山峰还能清楚地记起当时上课的场景,他回忆说,周其庠、周啸、李松、刘德山、孙以实、赵士琦、胡平、王晓工、郭宝华等许多老师所授课程的第一讲往往要涉及学科历史,这些理工科老师性格各异,但普遍大象希声。说起专业滔滔不绝;说起人情世故,则寡言少语。

董山峰2017年在新清华学堂主持“教育部戏曲进校园戏曲演唱会”

董山峰进清华时还没有中文系,他就和同学们选听徐葆耕老师的“西方文学思潮和赏析”课程。在那堂课上,董山峰发现人文竟然是如此瑰丽而奇妙,甚至突然意识到理工科老师的“大象希声”“滔滔不绝”和“寡言少语”其实就是生动的“清华人文”。到中文系攻读第二学位后,董山峰又结识了张正权、余顺吾、丁夏、赵丽明、韩家鳌、蓝棣之等多位名师名家,他风趣地说自己那段时间也可谓“人文日新”。后来,了解了许多高校的人文教育,阅读了不少经典和名家作品,聆听到历史学家张岂之、人文大家陈平原等一批名家由衷赞叹毕业于清华水利系的徐葆耕及其以清华人文为主题的大量著述,他更懂得了清华人文在中国可以有怎样的分量。

在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每写一篇文章,董山峰都寄给自己大学毕业实习时所在的《光明日报》科技部的老师。四年后,当《光明日报》科技部需要增加一位能吃苦、善写作的青年记者时,那里的老师们推荐了董山峰。

调往《光明日报》后,董山峰经历了多个岗位,采写过数千篇报道,撰写过数百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和各类评论文章,担任过《光明日报》两会报道、奥运报道、世博会报道、世界财富论坛报道、革命老区报道的负责人,几乎走遍中国的每一个省份,还到过世界十几个国家采访。

“无论采写报道,还是编审报刊,我都首先把自己定位成‘第一读者’,对读者不关心、不接受、不喜欢的内容,加以‘物理操作’或‘化学反应’。”董山峰说,工程类产品如果没有用户意识会出废品,人文类作品没有读者意识不仅会出废品,甚至会产生“毒品”作用,比如抄袭的、空洞的文字,会损害社会风气。“检索工作中点滴成绩的原因,那就是清华理工给我的用户意识,清华人文给我的人文情怀,还有理工与人文在我身上融合出来的人文自觉。”谈到清华烙印,董山峰充满感恩。

董山峰回忆,中文系复建前后,清华有关领导多次到北大与一批老学长商谈。著名学者王瑶先生曾建议,清华恢复中文系,一定要讲好朱自清、闻一多的故事,这不是在新建一个系,而是在接续某种传统;而朱光潜等许多老先生都说,清华没有人文学科,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如今,老学长们亲人般的教诲犹在耳畔,董山峰也感慨万千:“清华理工固然要追求世界一流,但缺少人文意识必定事倍功半;清华人文固然也要追求一流,但能否帮助清华理工释放出人文光芒,也是其境界与功力的试金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