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强不息 修炼厚德载物
——写在本科毕业及研究生入学四十周年之际
清华校友张清奎
一、往事回顾
1974年,本人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化42班学习,1978年1月毕业,在位于天津近郊的化工部第一设计院工作了不到一年,又于当年10月份考回化工系研究生班学习,直到1981年5月份毕业后,被分配到刚刚组建的中国专利局(后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历任化学审查部审查员、室主任、副部长、专利复审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审查部部长、医药生物审查部部长等职务,技术职称为专利审查研究员及一级审查员,直到2013年6月退休。
由于上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专利制度筹建之初,本人坚持不断学习、自强不息的清华精神,曾有幸访问了许多国家的专利审查、代理和研究机构,并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攻坚克难后提炼出心得体会与同行共享。多年来,除了优质超量完成本职工作外,在国内外各种报刊杂志还发表了一百一十多篇论文,主编或编著了近十本专著,主持过数十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参与了十多名知识产权学科博士和硕士的培养和答辩,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演讲,努力做了一些奠基性质的工作。此外,机缘所致,本人还曾兼任过多个国家级专家委员会的委员、社会学术团体的理事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兼职教授、客座研究员等社会职务,为国家各部委与专利及知识产权有关的课题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咨询和出谋划策,起到了增砖添瓦的作用。作为对个人工作成绩的肯定和奖励,国务院于2005年对本人颁发了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
回首往事,自己毕业前虽然学的是理工科专业,理应奋斗在科研创新第一线,直接从事研究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科技事务,但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却更多地介入了科技、人文及社会管理范畴,职位所限不再允许自己出科研成果,而只能审理别人的发明创造,对符合条件的依法授予专利权,属于“为他人作嫁衣裳”。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干一行爱一行,也许就是上天为自己设定的人生之路,而务实严谨,虚实结合,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自己不二的人生格言和必然选择。
二、清华情结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是我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之一,在我国专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中,清华校友也毫无例外地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1981-1985年,中国专利局建局初期,我国派出了四批长期出国的技术人员到联邦德国专利局学习专利审查,每批为期1年零3个月至1年零九个月,其中的人员构成中,清华大学的校友占了接近一半。本人作为第三批,从1983年10月初至1985年3月底,在联邦德国专利局学习了一年半,不但学会了专利审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学到了德国同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辩证务实的思维能力,从而奠定了终生从事专利事业的基础和信心。作为中国专利审查事业的先驱和奠基者,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我国专利审查的顶梁柱和领军人物。
此外,在整个专利审查员的队伍中,清华校友也占有很大的比例。记得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单位曾经组织了一次校友回校活动,参加人员坐满了整整一辆大巴,并在工字厅受到了校领导的亲切接见。他们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爱国、成才、奉献”、“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为我国的专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多数人员退休后,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发挥余热,为我国的专利事业奋斗不止。
三、点滴体会
作为过来人,在此想对年轻的校友谈几点切身体会,作为大家少走弯路的参考和前车之鉴。
首先,本人认为,理工科学生也要学习哲学,尽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科学辩证思维的能力。原因是理念决定立场,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行为。因此,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际,自学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知识,较早地学会了“历史、客观、辩证、发展”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在工作中有效地避免了一些弯路。
其次,鼓励追求极致,但力戒走极端。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理工科学生往往认为真理是唯一的,因此,要想在工作中出成绩,就一定要科学严谨,追求极致。然而,本人介入科技和社会的管理事务以后,尤其是发现许多法律规定,都是由利益双方的平衡考量决定的,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此千万不能走极端,简单地划分对与错。清华校友的智商通常都很高,但如果不转变思维方式,不把情商尽快提上去,往往会在法律和社会管理岗位上碰钉子,“出力不讨好”,与同事搞不好关系,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事业和个人的收益均不理想,这样的例子在社会上并不少见。
最后,回到对清华校训的理解上,就是既要自强不息,不断完善自我,又要厚德载物,善待他人,处理好人与物、主观与客观、自己与他人的辩证关系。本人发现,有人之所以高傲自满、固执己见,以至于在工作和生活中矛盾频发且日益激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事双方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一味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而要解决这些看似尖锐而复杂的矛盾,只要转变一下思维即可,即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多看自己的短处,不断地加以克服;另一方面宽容对待他人,多看别人的长处,相互鼓励和学习。这些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努力树立这种思维方式并一贯践行之,相信环境就会逐步改善,不少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总而言之,本人多年来信守和坚持的做事做人的人生格言就是下面的十六字方针:务实审查,服务创新;优化自我,善待他人!
以上所谈,仅为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2018年3月初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