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
2018-01-19 15:24:00 来源:《前线》杂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建设“首都文化”的概念,对首都发展什么样的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把北京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首都文化”的提出是求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和怎样建设首都”历史命题的一个重要成果。如何在这面旗帜下凝聚最大的共识,把这个理论创新运用于首都建设的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首都文化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科学认识的形成,有助于更精准地指导实践。

全面历史地把握首都文化的内涵

蔡奇同志提出,首都文化主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为我们理解首都文化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在变迁发展中把握古都文化。当我们谈及古都文化,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以故宫、天坛为代表的老城,这些地区是古都文化的杰出作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结晶。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从原始时代北京人的居住地,逐步演化为华北平原的居民点,其间的历史变迁和悠久的文明进程更具有永恒的价值。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撰著的《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一书,从地理环境影响的视角阐述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程,帮助我们从北京的生态变化和历史地理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北京、了解北京。北京城市中心的变迁和城市规划的调整凝结着祖先的智慧,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以及对一个宜居宜业美好家园的向往。如果这样长焦距、大口径地审视古都北京,既可以看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物化,也能够发现北京追求和谐宜居都城的文化基因。

在时代传承中把握红色文化。北京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23年,长辛店铁路工人掀起“二七”大罢工,“北方的红星”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作为红色文化的代表是毋庸置疑的。1937年,卢沟桥畔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第一枪,佟麟阁、张自忠等爱国将领以家国为念、浴血报国,令人景仰。这样的文化遗存无疑应纳入红色文化的版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二七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液力传动机,今天又积极响应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主动进行转型升级。这样的历史记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今天的红色文化意蕴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丰碑。

在融合发展中把握京味文化。对京味文化的认识要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语境下进行,避免陷入僵化封闭的窠臼,割裂京味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联系。历史上,由于都城的特殊地位,北京自然而然地成为各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北京也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放包容的气度接受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有些今天看来地道纯粹的京味文化,曾经也是不同文化交融的产物。细细观察北京的语言、建筑、饮食、礼仪、曲艺等领域,不难发现其他地域的踪迹。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就缘起于200年前的徽班进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大家各有坚守、又相互借鉴的广泛合作,才融汇发展出缤纷绚烂的京味文化。正如今天的京味文化恰恰代表了一种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博大胸怀。

在多元主体中把握创新文化。北京作为国家创新重镇,更需要关注不同创新主体代表的共同而又有差异的创新文化。特别是担负着科技创新主力军职责的“国家队”,以基础性的原始创新为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保驾护航。作为国家航天的发祥地,伴随着航天事业发展而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属于全民族更属于北京。位于北京的中国中车、中国通号等大型国企领跑世界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既是国家的金名片,也是北京的金名片。北京的创新文化既有善于发现、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也包含敢于担当、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气魄。

在系统中把握首都文化的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推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应有之义,也自然贯穿其他三个中心的建设之中。

首都文化为全国政治中心建设凝聚向心力。“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京师历来被视为各地之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各项工作都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已经成为首都干部群众的自我期许和行为准则。无疑就是这种文化的力量,凝聚起2000多万首都人民磅礴的精神力量。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爱党爱国是嵌入首都文化血脉的永恒基因。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发展时期,首都文化始终保持讲政治、顾大局的不变底色,忠诚担负着为党中央放好哨、站好岗的光荣使命,矢志展现树立标杆、争当表率的首善意识和首善标准。首都文化因首都的政治地位而生,又为维护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首都文化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生命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应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有机统一。《北京市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基本思路是围绕深入研究阐释首都文化这条主线展开。这是文化中心建设的核心要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首都文化是首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在首都文化的滋养下,北京必将更具气质、更富情趣、更加灵秀、更添魅力,成为市民素质和城市品质一流的首善之区。

首都文化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增添魅力。我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中央,北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广泛的世界关注,国际交往能否深化关键还在于人文交流能否深入。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往中,文化这颗明珠愈发光彩夺目。北京之所以是北京,区别于纽约、伦敦、巴黎等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根本原因就是其独具特色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和文化气息。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的首都,北京这座城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首都文化内涵丰富,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尚风采,既有历史积淀又有现代风貌,既有本地特色又有国际风范。只有吸吮着首都文化的营养,才能昂首挺胸地向世界讲述北京故事,才能在世界文化的风云激荡中站稳脚跟。

首都文化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蓄动力。科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发展,是文化大树结出的甜美果实,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只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科技创新才有蓬勃发展的空间。《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特别提到了要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深化实施“首都创新精神培育工程”,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创新、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这体现了首都文化的高度自觉,只有这样首都科技创新建设才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把培育新型的首都市民作为首都文化建设的核心

当前,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了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重点任务,为把首都文化落实落细提供了抓手。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和引领广大市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首都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京华大地形成火热的生动实践。要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拼搏进取的精神力量,使北京努力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这些项目的推动时刻不能偏离人的因素。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深受文化影响的客体。要通过首都文化建设,达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目的,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培养符合首都文化要求的新型市民。

要通过“一城三带”的建设强化市民的活态传承。“一城”就是指老城,矗立在城市中央;“三带”分指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山水相牵环绕京城大地。“一城三带”是首都文化的根基和血脉所在,为首都文化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一方面要注重活化利用,深刻阐发“一城三带”所蕴含的文化精髓,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展示历史文化价值,唤醒老北京的记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活态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使传统文化永葆鲜活的生命力,迸发更大的创造力。要通过古城风貌的有机保护,使人与城成为一个整体,人因城而添气韵,城因人而富勃勃生机,这是我们对于老城保护利用的理想境界。

要以“两区”建设增强百姓的实际获得感。“两区”分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始终保持首都文化的正确导向,通过文化事业的发展,调动广大市民参与文化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着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首都人民提供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品位、有质量的文化产品,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作者:狄涛,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本文来源:《前线》杂志2018年1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