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学说、腾讯网、腾讯教育联合主办的“聚力同行 为梦想赋能”——2017国际学校发展大会已于11月12日正式落下帷幕。共有30余位演讲嘉宾、近400多位国际学校行业人员参与本次大会。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获得2017年度“最具影响力校长”称号并在2017VIS大会初高专场发表演讲。卢校长从历史发展、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走向三个维度剖析了在融合型课程中进行中外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并阐述了中外在课程管理上差异及策略。
以下是演讲精华集锦:
我今天主讲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融合型课程中进行中外协同管理的必要性、中外在课程教学管理上的差异不易调和以及中外课程教学协同管理的策略。
一、在融合型课程中进行中外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我们对于融合型课程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阶段。从上海协和双语学校的发展的情况来看,历史上在宏观政策管理变化之前,学校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体系。
最开始,管理上只有比较浅层次的协同,也经常会有一些讨论,哪怕是最基本的概念和话题,中外管理者在一些课程、教材、测评方面的基本的概念达成共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
从现实情况看,现在的融合课程非常必要。一方面是因为大的政策环境,上海有明确的要求以“融合课程”替代原来的“国际部”。政策的变化促进了学校现实意义上的协同管理。
从未来发展的走向来看,中国要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要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是社会所需。无论从历史发展看还是从未来发展看,中外协同管理都是未来融合性学校的发展方向。
二、中外在课程教学管理上的差异不易调和
中外协同管理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是不够的,因为中外在课程教学管理上的差异不易调和,甚至就像水和油一样不可调和。
我们针对中外课程教学管理上的差异做了一些梳理。大方向来看,文字本身就有差异。方块文字和拉丁文字产生的根源就不一样,近百年来,中西方所选择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也很不一样。课程和教学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发展的综合反映,所以中西方差异很大。
操作层面上不易调和的矛盾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课程实质上的“空”和“满”。西方教育倾向于随着孩子的成长,课程选择性越来越大,必修课减少,把时间留白,给孩子做不一样的选择,而国内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就课程越来越满、必修课越来越多,这个现象跟国际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孩子的成长规律相反。 小学阶段通识性知识储备要更多,初高中则是为孩子设置多种选择,满足不同孩子的兴趣点,完成他们多元智能的发展。
孩子们从自身兴趣点出发,获取成绩获得赞赏,“越喜欢越擅长,越擅长越喜欢”形成良性循环。到大学时期,没有特别的短板,孩子们都能找到很好的发展方向。但应试教育缺乏留白,则会更对造成对孩子学习能力和兴趣点的限制。
第二是教学管理上的“松”和“紧”。外国教师习惯在通过师范专业拿到教师资质被学校招聘后, 能独立使用自己的教学方法授课,不受行政干涉。而在中国,在学校的管理当中,教研活动和课堂质量管控非常重要。中外的师范培养制度和教师资质的要求以及过程不一样。很多国际学校教师的技能储备不够,学校的专业发展管理必须同时具备行政的力量,这是中国管理的特色。
第三是学生评价上的“纵”和“横”。在国际教育中,学生评价和学校评价更多的是纵向发展。明确第一次考试中的自我发展及终极目标,做一个纵向分析。对学校而言,自我成长,自我评价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协和有一个学校开办第一年就获得了美国AdvancEd学校鉴证组织的认证,原因在于准确的自我评价。精准的判断能力预示着学校的健康发展。
从管理角度看,横和纵都不能绝对。如果教学出现参差和波动时,采用横向诊断性的评价,并采取一些果断的措施使用行政力量去整改和提升也是必须的。
第四是教师发展上的“分”和“统”。很多中方老师希望有体系明确个人起步、专业成长与绩效挂钩。但外方学校认为体系更多的是束缚,个人有能力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中外课程教学协同管理的策略
有人说,“一所学校技术手段比拼完毕后,最终是文化比拼。”即学校开办后要较快地建立一个比较统一的文化,中外团队都要充分表述管理课程教学管理中的客观差异,从中可以探索并寻找到一些可能实施的协同管理策略。
1.对于新学校而言,从价值观出发,对学校愿景和学生培养目标达成一致。
如果是中外方管理人员共同筹办一所学校,就要一起讨论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愿景等。就个人经验而言,中外在这个层面上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举个例子,当中外管理层在与全校教师沟通具体工作之前,需要提前达成对育人目标的共识后,才能有效进入对不同课程教学组的具体工作讨论。
2. 从组织架构上保证中外协同的发生,明确管理架构、工作职责和决策流程。
针对跨文化团队而言,从组织架构上保证中外协同的发生是很大的挑战。即使是中外校长共同向董事会汇报工作,也要在组织架构上避免完全平行,中方校长必须是法人,对学校承担整体的法定责任。同时考虑设置中方总校长,处理中外校长之间的一些协调的问题。
根据每个校长擅长的方向细分。例如划分学段,高中阶段有海外升学的通道及国际组织参与,以外方校长为主,中方校长承担更多行政职责。而在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则以中方校长为主,外方校长承担学术顾问职责。
3. “殊途同归”的分工与协作,允许不同方法的共存,统一不利于各展所长。
同归,是价值观和目标的坚守和一致。
殊途,是方法和策略上的创新和包容。
我们没有必要从行政命令上使用一种方式来管理学校,因此允许不同的管理方式及课程通道的存在,希望所有人能够各张展所长,允许大家在目标上和底线上统一的基础上,做方法和策略上不同的探索。
在我们中国的学校当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同归”,组织什么活动去实现它是“殊途”。协和有个“模拟政协”的人文实践课程,学生组成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如老旧小区停车难、垃圾分类等问题,完成提案后受邀参与真正的政协常委会参与讨论,并接受相关委办局的提案答复办理。诸如此类原来国际课程经过本土化改造的课程,并不需要动用国际资源,就能为我们的教育所用,因此是“殊途同归”。
此外,一堂好课的标准可以达到“同归”。不同的实施的方法是“殊途”。
通过实现的途径达成共同的学科目标,学生的发展和总结性的评价是“同归”,如何呈现和监控学习成效是“殊途”。
另外,某些关键问题的讨论要前置。是初中阶段怎么才能完成好义务教育的同时,为国际化高中做好准备?招生时学生英语水平如何影响未来学校的课程设置?
道路是光明的,但路途布满荆棘,汗水和泪水都是“必备品”。提醒想要进入国际学校行业的投资者,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从业人员不要盲目地乐观。但心态要保持乐观,突破问题就是进一步的发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