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
2017-06-07 12:34:00 来源:腾讯教育

咨询电话 010-89534360 / 89534361 / 89534901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流通法)两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法律经济学三个硕士点。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立于1996年,是北京市品牌专业;法学专业是全国唯一以流通法为方向的专业。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3人,教师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3人,约占教师总数的56%;具有博士学历(含在读)的教师28人,约占教师总数的65%。教师专业背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多数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部分教师拥有海外留学(课程)或访学经历。学院有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青年英才1人。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验实践教学为特色,结合专业教学需要和学校特色定位,开设一批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创新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强调研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院实践教学资源丰富,现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综合实训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人员素质测评实验中心、能力评估与拓展实验室、劳动争议模拟仲裁庭实验室、社会保障实训实验室、模拟法庭、速录技能实验室、司法鉴定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及相关软件等价值1000余万元,能够满足管理类、技能测定和评价类、心理分析和素质测评类、法律诉讼和仲裁类实验课程的需要。目前,该学院已建立了30多个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并与相关企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实验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施和条件。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通过大学生科学研究及创业行动计划、职业资格认证辅导、课程实践、律师1+1、案件1+1、法律诊所、速录技能实训等专业实践,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普法宣传、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通过教师互访、学术讲座、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了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美国Arcadia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加拿大Montréal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和交流,积极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近几年,学院陆续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美国Arcadia大学等就人力资源管理、法学等专业的“3+1”、“3+2”联合办学模式达成协议,支持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上述高校学习,获得双学位。

在学术活动领域,劳法学院积极参与了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生活动,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人才测评、教学实践等专业委员会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中国法学会、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及流通法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劳动学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等多个学术组织团体的成员。学院创办开展劳动科学论坛、流通法律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建设有流通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劳动政策研究与咨询中心,承接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等机构的项目,开展了大量的专业科研活动。目前,学院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50余篇,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课题30余项,其他课题200余项。近几年,学院共引入课题经费1000余万元,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有效促进了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具有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政策,系统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能够在企业及各种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相关研究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特色

以多学科交叉为支撑,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依托,以实践、实验教学为核心,通过拓展训练、人力资源沙盘、人员素质测评等校内实验课程,模拟招聘、人力资源知识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系列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突出“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宽选择”的人才培养特色。

主干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工作分析与岗位管理、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人力资源统计学、现代心理学、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外文原著选读、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等。

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相关岗位的工作,也可以在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人才职介机构、工会系统、社区管理以及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法学专业

(流通法)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满足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的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通过全面科学系统的专业培养,使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市场流通领域相关业务及法律政策;系统掌握全面综合的法律实务技能,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增强表达能力及论证才能,提升外语(课程)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特色

强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施以流通法为特色的培养计划,开设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司法鉴定等实践课程,组织参加全国模拟法庭大赛、北京市模拟法庭大赛、全国速录技能比赛,加强法律援助、普法宣传、法院见习、律所实习、企业锻炼等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特色。

主干课程

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总论、刑法、法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合同法、英美法概论、流通法概论、物流法规、海商法、竞争法、电子商务与法律、仲裁法、流通经济学、商品学概论、物流学概论、法律诊所、模拟法庭、速录技术等。

所授学位

法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大型国企、公司企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仲裁部门、公证部门、律师事务所等部门与行业工作。每年有近20%的毕业生在本校或国内外其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

劳法学院近年部分毕业生去向

北京物资学院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 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