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又是一年高考(精品课)时,今年又有940万考生走进考场,在未来两到三天的考试中通过不同成绩获得通向不同大学的通行证。
这些出生在世纪之交的孩子们不会想到,这张通行证在40年前会显得如此珍贵。
6月7日,2017年高考拉开大幕,北京人大附中考点外,学生挥舞“高考必胜”红旗为考生加油。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40万人。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4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涂光晋还记得自己参加高考的时间是1977年的冬天,报名时距离她26岁生日只差3个月,而当年高考的报名年龄上限就是26周岁。她还记得当年的高考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后来她因为这篇获得北京市最高分的作文特意被从北大图书馆专业调到新闻专业。
那一年,和涂光晋一起走进考场的有570万人,那一年的高考录取率是4.8%。十年积攒的人才,经过公平的考试选拔后进入各级各类大学,成为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如今,这一批人大多已退休,但提及高考依然历历在目,高考对他们而言的转折意义要远远大过今天一路从小学顺利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孩子们。
北京某上市公司副总王华经过了两次高考进入北京科技大学。他上大学的年份是1992年。那一年和王华一起参加高考的有296万人,最终录取75万,录取率25%。虽然毕业时即面临“不包分配”的就业改革,但也受益于这一改革,他得以留在北京,几经辗转,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王华仍感激高考。没有高考,他可能会在老家种地或南下打工。
恢复高考后,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中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一直稳步增长,直至1999年迎来大规模扩招。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52万人,增幅高达48%,录取率首次突破50%。之后,中国高校连续10多年扩招,迎来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3647万人,学校数量2852所,中国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6月7日,河南郑州,全国高考河南省实验中学考点,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长们。当日,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拉开序幕,报名考生共940万人。 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今天的高考虽仍可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但那指的是学生们上重点大学的难度。超过70%的录取率让今天上大学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也让“天之骄子”的光环消失得更快。
与此同时,今天的学生们对“高考改变命运”的体会也没有前辈来得那么深刻。高考于他们而言,更像十八岁的成人礼。这一头是规则繁多的“这不许那不让”,而高考的那一头则进入了一个家长、老师都相对放松的“自由世界”。即使不参加高考或高考失利,他们可以就业或者创业甚至待业,有条件的还可以去国外留学(课程)。
院校与学生之间也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40年前“有学就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学生们的选择权更大。从考前填志愿到考后填志愿、再到分数、名次都清楚后再填志愿,从分批次录取到多个平行志愿,学生的权益越来越受到保护。很多高分学生在考试成绩出来后会轮番接到名校招生组电话,当然也有不如意的院校出现“零投档”情况。
同时,高考也在各界的期许中不断变革和完善。从“一考定终身”到自主招生,从“寒门再难生贵子”到高招录取向贫困地区倾斜,从文理分科到文理不分科自己选择擅长科目。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6月7日,2017年高考拉开帷幕,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考点外,一名老教师(前排中)和其他老师及学生家长与考生合影,为他们鼓劲。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新高考改革大幕已经拉开。继去年上海之后,今年浙江也迎来高考改革试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陈志文认为,新高考为考生与学校提供了更多选择权,考试模式的改变也带动了录取方式上的变化。浙江高考录取将选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以专业为主的录取方式,从另一个维度推动高校必须重视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否则将被考生与家长抛弃。
王华表示,一场以选拔性质为主的考试注定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必定有人胜出,有人离开,关键是要建立起终身教育的通道,让所有人都有上升途径和空间,这才是缓解高考压力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