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化繁为简有利于教育公平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小升初推优在经过一系列的利益博弈之后,其功利主义色彩已经越来越浓厚。此时,北京市教育部门终于下决心取消推优招生政策,化繁为简,让所有学生回到相同的竞争原点。全面取消推优入学,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4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备受关注的小升初政策随之尘埃落定。今年,在小升初中已实施近十年的推优入学将全面取消,推优招生政策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北京将继续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进一步降低特长生入学比例。(见A4版)
小升初推优,是指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素质、学业成绩等标准,选出一些优秀学生向重点中学进行推荐就学。此前,“推优入学”作为小升初的入学方式之一,其出现的本意是为了遏制择校乱收费等不良现象。小升初推优政策实施以来,对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相关争议也越来越多。
在小升初推优政策实施期间,推优学生比例一度呈现扩大趋势,同时,学生获奖、评优的范围也呈扩大趋势,市、区、校三好,各级少先队员标兵称号、十佳少先队员称号等,都逐渐纳入推优的范围。为了能评上三好学生,一些学生的生日会变成了拉票会,为了拉票,过生日的“寿星”会反过来给同学送礼。推优政策有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关系功利化。另外,在推优的过程中,学生的统测成绩排名分量越来越重,这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分数、排名、获奖、评优,各种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和前程的敏感词交织在一起,让小升初推优政策的实施变得越来越复杂、沉重。“推优”实行多年引发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对许多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和孩子而言,“推优”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为了进名校,有的学生不停奔波在赶赴各种培训班的路上,有的家长则通过各种途径递条子、拉关系。
小升初推优在经过一系列的利益博弈之后,其功利主义色彩已经越来越浓厚。此时,北京市教育部门终于下决心取消推优招生政策,化繁为简,让所有学生回到相同的竞争原点。全面取消推优入学,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在全面取消小升初推优这一入学方式之后,要防止一些不良现象乘虚而入挤占优质资源。有关部门要谨防一些名校通过新名目来吸引、垄断优质生源,同时,也要谨防一些家庭凭借金钱和特权来抢夺优质教育资源。所有名校必须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地接受学区内学生就近入读,让北京基础教育呈现更加良性、健康的新生态。
取消小升初推优、降低特长生入学比例等举措,并不能完全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问题,但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的北京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正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路上越走越稳。近几年,北京市加大了改革步伐,通过学区制、九年一贯制、名校办分校,以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等办法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程度,对义务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形成了有效推动。
小升初推优所形成的竞争压力、学习负担,不利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取消推优之后,也并非就能顺利迎来教育公平的春天,因为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是,随着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内容和模式不断丰富,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就近入学、上好学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