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的一棵老榆树,见证了几代治沙人守护家园的奋斗历程。 刘静怡摄
八步沙是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一片内陆沙漠,总面积7.5万亩。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的沙丘每年以10米的速度向南推移,周围的农田、道路常常被黄沙埋没。1981年春天,甘肃古浪县土门镇六位60岁左右的村民,不甘心将世代生活的家园拱手让给沙漠。在勉强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他们以联户承包的方式,进军八步沙,组建了集体林场。
这六位老人被当地人亲切地叫作“六老汉”,他们分别是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六位老人封沙造林、治理沙害,成为八步沙的第一代治沙人。
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风沙线长达132公里,八步沙位于古浪县东北部。
“老人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保住耕地和家园,不让风沙蔓延过来。”郭朝明的儿子郭万刚说,父辈们当初就是抱着守护家园的心态,坚定地选择了治沙。
想法虽好,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六老汉治沙面临着诸多困难。他们居住的土门镇距离当时的治沙点7公里,没有公路,也没有合适的搬运工具,这成了治沙的第一个障碍。经过商议,六老汉选择了最原始的方式——人背驴驮,带着树苗、草种和工具挺进沙漠。
解决了交通和搬运的问题,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沙漠里种树成活率太低,尤其是被风沙打过后,只有不到30%的树能够存活。六老汉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草墩子旁边种植的树成活率高,由此他们总结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方式,坚持了5年以后,树的成活率明显提高。
秋季压沙活多任务重,六老汉各自回家动员家里人“参战”,六户人家40多口人齐上阵,年纪最小的只有10多岁。
眼看着八步沙一点点变绿,六老汉的头发也白了,后来四位老人相继去世,另外两人也干不动了。但是,八步沙还没有治理完,六老汉舍不得放弃这片林子,于是六老汉们的孩子接替他们,成为了第二代治沙人。
1983年,31岁的郭万刚辞掉土门镇供销社的工作,回来接替父亲郭朝明继续治沙,这一干就是35年。
与郭万刚一样,石银山从父亲石老汉手里接过治沙担子的时候不过22岁。如今48岁的石银山已经鬓角泛白。摸了摸头发,他感叹说:“你看,当年的娃娃也成老汉了,八步沙更绿了。”
当昏倒在树坑旁的贺发林老汉被送到医院苏醒后,对儿子说:“娃娃,爹这一辈子没啥留给你的,这一摊子树,你去种吧。”
如今,66岁的郭万刚已成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八步沙也从最初的六老汉带领六个家庭干,到二代治沙人郭万刚、贺忠祥、石银山、罗兴全、程生学、王志鹏带着当地群众干,治沙队伍壮大了,治沙工具和技术也先进了。
“现在条件好多了,比起父辈‘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方式,我们现在主要是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这些方法速度快、效率高。”郭万刚说。
2016年,郭万刚的侄子郭玺来到八步沙林场工作。如今,33岁的郭玺是八步沙林场最年轻的员工,也是第三代治沙人。在未来日子里,他将接替郭万刚,守护这片林场。
经过三代人多年的治理,现在八步沙已成为南北长10多公里、东西宽8公里一片绿意盎然的林场。众多植被保护着周边3个乡镇近10万亩农田,古浪县的风沙线整体后退了15公里。
八步沙得到了彻底根治,但八步沙林场的治沙人并没有闲下来,他们开始探索如何从治沙中获取经济效益,这是老一辈治沙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们治理沙漠几十年,经验比较丰富,技术相对成熟,工程质量到位,很多地方的绿化工程都愿意交给我们来做。”郭万刚认为,治沙不仅要有生态效益,还要有经济效益,这样林场才能够更长久地发展下去。
2009年,他们成立了古浪县八步沙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工程公开招标的方式,承担实施了多项县里重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截至2018年春季,他们在麻黄塘治沙环路沿线完成工程治沙造林2万多亩,封沙育林草1.8万亩,防沙治沙施工道路绿化工程56公里,栽植各类沙生苗木800多万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 通讯员 刘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