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方琳
6年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点燃了中国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体记忆;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舌尖3》)在许多人的期待中又亮相荧屏。然而,这部8集纪录片在开播到第3集时,已引发网络集体吐槽。
吐槽者不仅有网友,还有许多从事美食养生健康工作的职业人群。吐槽内容主要集中在:只见器具不见美食,常识性错误较多。豆瓣评分系统中,《舌尖3》已从最初的8.0高分下滑到4.7分。
在第3集《宴》里,一处关于鲈鱼的段落引发热议。园林设计专家叶放,去太湖寻找花鲈,想应和“莼鲈之思”的典故。但最后镜头一转,厨师从鱼缸里捞起来的“太湖鱼中之冠”竟然不是花鲈。
有媒体为此采访了上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经反复比对确认,厨师从鱼缸里打捞上来的养殖鲈鱼是大口黑鲈。
剧中出现的“给患有痛风的父亲煲鸡汤”等健康误区,也引发医务工作者吐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痛风专科副主任医师王一飞直言:“由于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而排骨汤、鸡汤、羊肉汤等肉汤中嘌呤含量很高,不太主张痛风患者喝这类荤汤。”
2月23日,《舌尖》节目组在官方公众号上发文,回应网络质疑。
《舌尖3》8集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其中“器具”“食养”“融合”是3个新的创作主题方向。
总导演刘鸿彦表示,之所以做这样的结构,其实有内在的思考、逻辑和表达体系,“大家都说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博大精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仅仅是食物是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把食物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最终,基于传承和创新的双重要求,第三季增加了美食的文化感和历史感,通过大量前期调研,对中国菜肴的前世今生进行溯源。
但节目组的回应并没有化解许多网友的不满。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高海波认为,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水平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的文化鉴赏力与尚不发达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热播,固然在全国观众中赢得极佳口碑,但也大幅提升了人们对续作的期待。因此,第三季即使能维持原有水准,能获得的好评也会相对降低,而现实情况更糟。
据了解,《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时,全国仅有40到50档美食栏目,现在大约400到500档在荧屏活跃着。美食纪录片的市场环境不可同日而语。《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承认,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创新、突破和发展,受众不会满足。所以,这一季在创作前经历了很长的寻找定位的过程。
资深纪录片导演干超认为,2012年后,《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及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使得更真实严肃的纪录片受到消费升级趋势的欢迎。新一代年轻人需要含金量高同时又打动人心的作品,这也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舌尖3》被吐槽,引发许多文艺工作者反思。网络相关帖子都在传递着越来越清晰的观点:文艺作品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更严谨的精神和更专业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