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改革发展成果惠民生
2017-11-09 12:17: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11月8日讯 一直以来,南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致力暖民心、惠民生、解民忧,在连续九年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基础上,2016年投入民生资金约385亿元,完成了62件民生工程事项和500余项惠民实事。2017年,南昌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持续实施惠民便民利民工程,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建农贸市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推进旧改棚改工作、实施社区环境整治……对于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忧”和“难”,南昌市从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难事、急事做起,全力实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百姓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老旧社区换新颜 居民生活大不同

这里有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智慧平安社区、支持微信支付的整洁菜场、崭新整齐的落水管网、平坦清洁的沥青路面、节能环保的楼道灯……这里就是改造一新的上海路街道。

“上海路街道有25个社区,其中90%以上都是开放式社区。经过岁月洗礼,大多数社区存在墙体斑驳、私搭乱建、楼道灯不亮、下水道堵塞、停车位不足等问题,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大短板和居民心中的隐痛。”上海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陶钢介绍,2011年起,街道就开始对社区环境进行整治,以“清洁、干净、美化”为标准,对每个社区平均投入超过150万元,社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今年,街道还将对街道南社区和北社区进行重点整治。

“我在这里住了35年了,说句实在话,以前房子真的有好多问题,下水道经常堵塞,路面到处是破损的水泥块。现在好了,摊铺了沥青路面,清掏了化粪池,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家住新世纪社区的刘大妈高兴地告诉记者,社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人们的行为举止也更加文明了。

上海路街道城东为民生鲜超市是周边几个社区的居民常去的买菜点。以前这个集贸市场环境脏乱差,经过改造提升后,“干净整洁”已成为附近居民对它的新印象。“以前这里都没有地方停车,来买菜的居民把自行车、电动车乱停在门口,进进出出好困难。现在旁边建了停车场,离这不到100米,方便多了。”熊大姐住在上海路20个年头了,对集贸市场改造后的变化深有感触。“好多住在新楼盘里的朋友都很羡慕我这,家旁边就有菜场。”熊大姐笑着说。

 “十五分钟文体圈”共筑居民精神家园

“十多年前的红谷滩还是一片滩涂,‘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就是它的真实写照。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文体活动,居民想看一场戏还得到八一大桥的另一头。”王皓2003年进入红谷滩新区社发局文体事业部门,见证了新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

“那时各街道、社区有文化员,却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地,条件虽然有限,但没有妨碍群众对文艺的喜爱。”王皓告诉记者,当时街道的会议室都被当做临时舞台,几个爱好文艺的人搭班子上台表演,从来不缺观众。2009年,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的红谷滩新区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后,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

近年来,红谷滩新区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新建、改造、添置、维护各类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形成了以区级体育阵地为主、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为补充、社区体育设施为基础的体育服务体系,15分钟市民文化圈初步成型。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体育场地500余个,常年坚持参与健身活动的群众近30万人。全区每年举办各种规模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100余次,内容包括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区广场舞大赛、全民健身日活动等,市民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与日俱增。

 教育帮扶 助力脱贫

龚琦玲是进贤县泉岭乡前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07年,他因股骨头坏死,右腿落下残疾,妻子也身患疾病,多年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然而,他的家里却走出了两名大学生,这得益于我市强力推进的脱贫攻坚行动。

“我女儿、儿子分别在2012年、2013年考上大学,因为我们夫妻俩身体上的原因,家里没有稳定收入,无力承担两个孩子的学习开支。多亏了国家的扶贫政策,让两个孩子能走进大学。”龚琦玲说。

据了解,为帮助龚琦玲一家,前溪村“两委”把他们夫妻二人都列为低保对象。另外,逢年过节,再为他们家送上米、油等生活必需品,进一步缓解他们家的家庭困难。更重要的是,针对他家两个孩子都上大学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和结对帮扶单位积极开展帮扶。2015年,结对帮扶单位协调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他们家提供了4000元助学金。

在大家的帮助下,龚琦玲的女儿已大学毕业,在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每月有近5000元的工资;儿子也即将毕业。“等我儿子参加工作后,我家的日子会变得更好。”龚琦玲笑着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