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国际观察)高峰论坛成为亚洲“一带一路”建设“加油站”
新华社记者季伟 刘彤 周良
烈日下挥汗筑路的巴基斯坦工程师,穿行于马来西亚首都街头的轻轨列车,哈萨克斯坦里海之滨的沥青厂——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人与物背后,其实有着一条看不见的纽带:“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久前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各方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取得了270多项具体成果。
作为中国的近邻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亚洲国家积极参与推动这一重大倡议的落实,并从中获益良多。如今,放眼亚洲各地,“一带一路”倡议已落地生根,正在结出丰硕果实。而此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添新动力。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快速推进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木尔坦市已开启“烧烤”模式,白天最高气温可达45摄氏度。从市区驱车一路向南,公路两旁麦田一片金黄,但高温天气不禁让人怀疑这满眼金黄到底是自然成熟,还是拜太阳“烘烤”所赐。
麦田深处,是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苏库尔至木尔坦段)施工现场。几台高高耸立的吊机正在吊运钢材,打桩机发出阵阵轰鸣,数十名巴基斯坦工人正在中方工程师指导下操作机械向桩孔中倾注水泥。
巴基斯坦工程师穆罕穆德·阿里·汗在这块工地上已工作几个月了。他告诉记者:“目前有100多名巴基斯坦人在这个工段工作,中国人对我们态度都很好,合作相当愉快。虽天气炎热,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其实,这只是中巴经济走廊诸多项目中的一个。得益于中巴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得益于广大建设者的不畏艰辛、以苦为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才得以快速平稳推进。截至目前,已有18个早期收获项目建成或在建,总投资额已达185亿美元。
能源合作是当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已开工项目中超过一半是能源项目,建成后将提供总计约1.1万兆瓦的发电量,可以极大缓解巴能源短缺的问题。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两大早期收获项目正全面推进。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已全线开工,大部分路段路基已现雏形;全长近120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项目(哈维连至塔科特段)也于去年4月破土动工。展望未来,一条贯通巴基斯坦南北、连通中巴两国的交通大动脉正逐渐成形。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瓜达尔港建设进展较快。目前港口一期建设已完工,港口设施得到修复更新,具备了作业能力,可以处理集装箱货物、杂散货、一般货物以及滚装货物。自由区起步区开发工作已完成近六成,园区内一批项目年底有望完工。一个依托港口,涵盖渔业加工、食品加工、石料加工、商贸、仓储物流、国际采购和转运等多个业态的自由区正加快形成。
在巴基斯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阿萨德·扎曼看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是巴基斯坦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唯一途径。“一系列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实施将消除巴基斯坦面临的能源危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引导巴走上繁荣发展之路,助推巴实现‘2025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