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个瓜
2022-08-08 09:30:00 来源: 湖北省图书馆






  /二/十/四/节/气/
  今日立秋,省图喊你来吃瓜!




  Beginning of autumn


  Beginning of autumn
  立秋
  在持续的高温橙色预警中,8月7日,立秋节气到来。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尽管在二十四节气的设置中,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但古人也不认为立秋就是暑热散去,立秋还在三伏之中,立秋之后的处暑、白露等节气才表明热烈的季节过去了。
  立秋节气在古时,与立春、立夏一样,皇帝会率公卿大夫迎秋于西郊。8月5日,湖北省图书馆古籍与地方文献部潘玲博士介绍,在《后汉书·礼仪志》可以看到:“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以荐陵庙。”潘玲介绍,立秋日皇帝会行“䝙刘”(䝙,chū,一种猛兽)之礼,迎秋之后,再到东门出猎,射死一牲,载到宗庙祭祀。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潘玲解释说,《梦梁录》主要记录南宋都城临安的风土人情,当时宫廷内会以梧桐树叶报秋意,而民间则戴楸叶以应节气。楸叶是楸树的叶子,三角状卵形,诗人范成大在《立秋》诗中写“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


  诗人不仅写了立秋日戴楸叶,还提到了摘瓜。潘玲介绍,立秋日有吃瓜咬秋习俗。清代张焘所著《津门杂记》记录清末天津社会百态,在书中“岁时风俗”条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民国时期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潘玲说,吃瓜的历史,典籍里可以追溯到《诗经》的时代,《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食瓜”之句;汉代《四民月令》中载有“初伏,则荐麦瓜于祖祢”,农历7月立秋时节,农作物开始成熟,人们用新的收获享庙祭祖,馈赠尝新。
  在中国北方,还有“立秋补三夏”之说,立秋开始食用肉类,比如红焖肉、白切肉、大肉丸子、肉馅饺子、牛羊肉汤之类,补充盛夏体力的消耗,蓄养更多的脂肪,准备御寒过冬,立秋就可以贴秋膘了。
  媒体传真


  《湖北日报》2022年8月7日04版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王晶
  通讯员:竺佳怡
  编辑:鄂小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