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武昌东亭社区《诗词与花事》主题大讲堂上,社区诗词文化志愿者们登台诵读各自原创的诗歌作品,与居民分享社区见闻和生活感悟。记者苗剑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10日讯(记者冯爱华)“凤舞才歌咏,梅妆又唱酬。东亭诗教正枝头……”8日周二,天气阴冷,东亭小区老年大学礼堂却灯光明亮、暖意融融,近百社区居民、江城诗词爱好者汇聚年终诗会,以吟诵、禅舞、百子歌、快板诗等形式一展所学。微信群中,大家纷纷上传诗作,互相唱和。
“两年前,我压根想不到自己会跟诗词结缘”,东亭社区党委书记王学丽曾是一位女兵,自称“下里巴人”的她,现在不仅是创作颇丰的诗词爱好者,也是东亭诗社社长。
与她一样,在女诗人沙月发起的“东亭诗教”项目推动下,诗意地栖居正在这里成为现实,从社区群干、安保队员,到小学生、老大爷,大家学诗、赏诗、诵诗、写诗,“诗词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成为社区的精神纽带”。
三镇近万人次来学诗
65岁的女诗人沙月曾是中学教师,以研究、创作竹枝词进入大众视野,曾出版《清叶氏汉口竹枝词解读》《沙月竹枝词》《路过》等著作,倡导竹枝词“有为而歌”,呼吁诗人投身生活,“写当下”“写民生”“写武汉”。
与“有为而歌”的理念一致,在多年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后,2016年,沙月寻找在社区开展诗教的机会,并与正在探索社区治理创新的东亭社区一拍即合。
首先开展起来的是“东亭大讲堂”,向大众普及中华诗词文化。数千年来,中国诗人创作了不计其数的灿烂诗篇,这些丰厚的诗歌遗产,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之处。用诗词来丰富心灵、塑造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其教化作用也一直备受肯定。
沙月介绍,讲座坚持“公益性、大众性、生活化”。课堂不仅免费开放,还会为听众奉上香茶一杯。经费紧张,沙月自己办公室的桌椅、电脑、茶具,全为诗友捐赠。
很多听众没有诗词基础,讲座循序渐进、引导大家逐步爱上诗词,从朗诵、欣赏开始,其次从格律、理论上提高,然后开始创作。讲座内容贴近生活,旅游、烹饪、插花、服饰,都能从诗词中找到话题、引申开来。居民赞“生动,容易接受”“一听就陷进去了,听完都不想走”。
1月8日,武昌东亭社区《诗词与花事》主题大讲堂上,社区诗词文化志愿者们登台诵读各自原创的诗歌作品,与居民分享社区见闻和生活感悟。记者苗剑 摄
主讲人从沙月一人,发展到40余人,涵盖专业诗人、公益主讲人、媒体从业者、企业CEO、诗教志愿者等,年纪最小的主讲人是位90后,业余运营一家诗刊自媒体。两年多来,近万人次听众走进课堂,不仅是社区居民,更有三镇乃至省内诗词爱好者闻风而来。
“古有兰亭,今日东亭的意义在于推动市民加入中华诗词的传承,拿笔写自己”,沙月认为,诗词本就来自民间,回到民间才能扎下根来,诗人不再是文学小圈子内的人,而是大众的诗人,当担负“城市文化建设者的义务”。
社区居民的生活被诗词改变
东亭社区是武汉市最早的商业小区之一,建成30余年,从外观看早已不复光鲜亮丽,然而社区无处不在的诗词宣传牌、小区中心的诗词长廊,似乎又暗示了这里的不同一般。无它,社区参与读诗、写诗的居民越来越多。
从三句半、打油诗,慢慢开始写五言、七言、竹枝词,2017年,东亭诗社将居民诗作集结成书,收录诗作近200首,其中大部分写的是身边事、社区事,既有以老人组成的“七宝巡逻队”、社区民警等为题材写下的工作日常,也有颇具意趣的“悔棋争胜笑声喧”生活场景。
1月8日,武昌东亭社区《诗词与花事》主题大讲堂上,社区诗词文化志愿者们登台诵读各自原创的诗歌作品,与居民分享社区见闻和生活感悟。记者苗剑 摄
76岁的居民李贻清,退休前是省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也是诗社首批成员。“用诗的形式传达正能量,总有写不完的话”,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仅围绕这一主题,他陆续写了50余首诗,“今年的创作题材也选好了——军运会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对于56岁的胡银春而言,诗让生活不再乏味。家住青山白玉山的她,在公交车上一路琢磨写诗,在炒菜时想着平平仄仄,“来了灵感,马上关火,把刚想到的两句诗记下来”。她的诗多取材于生活,年节做藕丸、门口的黄金花,皆能入诗。
从武汉大学退休的黄汉洲,每个周二从古田转三趟地铁来东亭,两年66期诗词讲座一期不落地参加。去年9月菊展上,67岁的他写出自己人生的第一首诗。参加诗教活动,不仅让他找到了心中的“静”,也让他自愿成为诗词志愿者,“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王学丽感慨,如今三分之一的社区家庭参加过诗教活动,居民们在诵社区、写社区的过程中,加深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诗词成为社区的情感纽带。
目前,“东亭诗教”有望向社区外拓展。沙月透露,针对小学生开展的唱吟诗歌已在光谷一所小学落地,与普通语文老师的朗诵不同,唱吟“依字行腔、依意行调”,把古诗词的意蕴、诗人的情怀唱出来,很受学生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