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一家有名的网上旧书店,直到我看了中华书局出版的《书贩笑忘录》,才知道“布衣书局”曾经有这么不易,老板居然积压了200吨旧书砸在手里。
激情之车开了过去
“布衣书局”的老板真名叫胡同,网名“三十年代”。他起步于本世纪之初那几年,那时他在天涯社区卖文史类旧书,喜欢预告自己将在晚上九点或十点贴出书单。到了点,就一定会有很多人守在论坛上,反复刷新浏览器,等着在第一时间跟帖抢书;然后他在线下把书给买家送去。就这样他认识了很多拥趸,其中一个人后来成了他的好朋友、合作伙伴,也就是《书贩笑忘录》的作者陈晓维。
陈晓维去了胡同租住的平房,房间里有上万册旧书,他感觉书是那间房的主人,胡同则是“旧书雇来的一个小时工”。
2004年,陈晓维和胡同一起开了“布衣书局”,办公室租的是张治中的老公馆,这是一段快乐的日子。
胡同把一捆一捆的旧书从潘家园的地摊上、从书贩子的家里装进麻袋,运回“布衣书局”,拆捆、标价、码放、拍照片、最后寄出。他还策划一些文化活动,新书的签售、知名藏书家的访谈等等。
对于要卖的每册旧书,无论经济价值如何,他都尽可能地把工作做足,竭力挖掘出其中的主要卖点:学术上的贡献、在历史进程中显现出的特殊意义、再加上一两句恰到好处的煽情的结束语。他希望自己对一本书的描述,能够成为一个标杆,以后再有人要卖同一本书,只需把他写的说明文字原样照抄就行了。当然,这一来书籍销售的时间成本也大大增加了。
合作了近3年,陈晓维痛苦地发现,胡同不是做生意的料。只要手里有一点钱,他会立刻把它变成书,所以书店永远处于现金匮乏的境地;进货快,出货慢;惜售;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回报极低的普通文史书上。潘家园的书贩子都特别喜欢这个爱捡“破烂“的家伙,他们总是把自己卖了一圈砸在手里的残羹剩饭,用辆小金杯拉上,送到胡同这儿。几乎每次都能得偿所愿,胜利班师。
3年,库存越来越多,书局开始欠债。陈晓维想了很久,决定退出这个生意。
分手那个晚上,胡同笑着说:“布衣和‘不易’谐音,这说明卖书注定是一个艰难的事业。但‘不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不离不弃。”大家的眼光互相闪躲,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然后——
“我们害怕的东西来了。那就是——冷场了。似乎‘冷场’是一个匪徒,他突然闯进这个大库房,潇洒地朝天上开了一枪,然后朝枪口吹了一口气,用心不在焉的语气告诉胡同和我:听好,我来了,我哪也不去了,我要在你们的心里再掏上一个大洞。”
接下来想必是陈晓维一生难忘的时刻——
“那天晚上,月亮很好,我一个人在一条行人稀少的小马路上散步。我从一个路灯,走向下一个。我走了很久。我发现在两个路灯之间,人的影子在地上经历了奇妙的变化。它出生(矮墩墩的,但轮廓清晰,充满生命力),发育,然后被拉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长,痕迹却越来越淡,直至在走近下一个路灯时,彻底消失。这有点像人的一生。这是生命中理性的那一部分,按部就班,有规律可循,能够预见。然而,有时候身边却可能突然咆哮着经过一辆汽车,它的大灯会在地上为你投射出另一个影子。这样你就同时拥有了两个影子! 它和原来那个规规矩矩的影子短暂地交叠在一起,让你不知所措,目眩神迷。这辆车就如同你生命中突然光临的激情,无法预知,但转瞬即逝。我们这一生就是两个影子,是路灯和车灯,是理性和激情交叉作用的一生。这时候,我意识到,布衣书局——属于我的那辆激情之车,已经开过去了。”
故事后续:《聒噪者说》
分手之后还是朋友,两人定期见面、吃饭,陈晓维收集民国书,成为藏书界新秀;胡同和布衣书局也有了社会知名度或曰品牌价值。
胡同在北京买了房,把家人接过来,生活改善了些。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搬运重物,不到四十岁,他的腰和颈椎已经常常出现状况了。
但是经营状况仍然不好,欠债扩大,最多时积压了200吨书。按照1吨书有3000本计算,200吨就是60万本书! 陈晓维去看过这200吨书,他形容:“简直就是暗无天日,令人发指! 你不会想到,海量的人类知识和海量的细菌、粉尘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同时秘密集结在这个道路坑洼不平的穷乡僻壤。”
每次饭局,大家议论的话题最后都会回归到对胡同经营策略的批判上。有位朋友说:“你说你弄200吨烂书干什么。旧书业没落是个趋势。就靠卖这些书,咱们打个赌,三年后,你一个月最多卖5万。不说别的,万一现在房东不愿意把房子租给你了,让你搬出去,你怎么办? 得拉多少车,得费多少时间整理,得停工多少天?”
如果这是在小说里,那种悲怆、孤绝的人生就会一条道走到黑。好在这不是小说,胡同调整了经营策略,战场从潘家园转向拍卖会。他把普通书都发回老家——山东临沂,交给“大白菜书店”来打理,那里的经营成本低得多。“大白菜”这个词是个宣言,它象征着一种新的态度,把书当成大白菜来卖。他意识到,要做好旧书,一定要保持热情,同时不能太过迷恋。
他的“去库存”似乎有效,生意也有起色。我翻看陈晓维的博客,看到了胡同的新故事——
一个南方人拜托他找一本《聒噪者说》,收在作家出版社“文学新星丛书”里边的,胡同没有这本书。正好当天他去一位艺术家那里收旧货,随手拍几张照片发在朋友圈。然后南方人说,我在你的朋友圈看到《聒噪者说》了。胡同一查,这书卖过近3000元! 他果断回复,按这个价格卖给你,你心里不舒服;如果卖得太便宜了,我心里也会不舒服;要不这样吧,把书上拍。拍多少算多少。这样对所有人都公平。
结果书拍了7100元,买主是另一个人。
这就是真实的贩书故事和书贩故事,《书贩笑忘录》里有一些这样的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