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讯(文/王永健)在古典戏曲研究领域,戏曲校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种专门学问,不但能为保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路奠基,而且能滋养当代文艺创作,为新的艺术创造提供智慧,因而具有文献、理论、实践的三重意义。
由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吴秀华带领的学术团队耗时三年、历经五校完成的《清杂剧传奇九种》(以下简称《九种》),日前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九种》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通过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清代河北剧作家作品整理而成,是清代河北戏曲家的剧作首次以整体面貌面世,带有抢救性质,对传承河北优秀戏曲文化意义重大。
《九种》100万字,分上、下两册,收录了清代河北戏曲家的九部作品,两部杂剧、七部传奇。两部杂剧是边汝元的《鞭督邮》《傲妻儿》,七部传奇是孙郁的《绣帏灯》《双鱼佩》《天宝曲史》、张应楸的《鸳鸯帕》、董榕的《芝龛记》、张云骧的《芙蓉碣》、刘键邦的《合剑记》。九部作品的创作与刊行时间几乎跨越整个清代,题材内容呈现多样化特点。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人生寓言剧,描摹世态人情,抒发身世之感,如边汝元的两部杂剧。第二类是历史剧,以史入曲,下笔宏阔,既有对历史事件的评判,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如《天宝曲史》《芝龛记》《合剑记》。第三类是教化剧,以厚人伦、美风俗为主旨,如《芙蓉碣》《绣帏灯》。第四类是爱情剧,如《鸳鸯帕》《双鱼佩》。九部剧的艺术风格,有的沉雄慷慨、激昂劲切,有的柔婉雅丽、缠绵悱恻。其度曲用律,有的工整严谨,梨园竞相传唱;有的对曲律不以为意,重在文辞意趣。观赏性也各不相同,有的令人拍案大笑,有的能发思古之幽情。
《九种》在版本选择、文本校注等方面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搜求名家珍籍,将清代河北籍戏曲家的昆腔和北曲杂剧作品首次以整理本汇编形式集中面世。众所周知,昆腔发端于江苏昆山,后流行全国。昆腔创作在北方的具体情况反映了昆腔剧种受欢迎的程度。河北环绕京津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每一个赴京的戏班都会在此停留盘桓,因而深受昆腔剧种的影响。在清中后期昆腔渐被花部取代之际,仍有佳作呈现,说明了昆腔的艺术魅力。这些来自河北不同地域的作家就是证明。边汝元是直隶任丘(今沧州)人、孙郁是魏博(今邯郸大名)人、张应楸和董榕分别是玉田和丰润(今均属唐山)人、张云骧是文安(今廊坊)人、刘键邦是真定(今石家庄正定)人。他们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北方昆腔创作中仍属佼佼者。同样,北曲被认为在明中后期即已消亡,但边汝元的两个杂剧剧本全部使用北曲曲调,说明北曲消亡之说也是一种臆断。本次整理,搜求名家珍籍,且对每一部剧作的不同版本进行了详细比对、甄选,保证了文本的准确性、客观性。
第二,校注精审,有益补充了清代戏曲史料,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笔者因工作关系,见证了吴秀华带领团队开展这项工作的全过程。九部剧作所选底本或为清代刻本,或为影印本、抄本,特别是抄本,因保存年代久远,一些字迹漫漶不清、辨识度差,整理起来异常困难。即便如此,吴秀华指导团队在开展工作时,从文本校对、断句,到曲谱、曲律的查阅、鉴别,戏曲专门术语和用事、用典的辨析,甚至曲中衬字、俚语俗语、形近字、谐音字等都一一校勘,可谓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作为该书主编,吴秀华不但对每部剧作细细审看,逐个纠正校注中的错误,而且请业内专家审订,确保了校注的质量和水平。可以说,《九种》不但是一部学术成果的精心之作,而且是一部戏曲研究的前辈学者为曲学传承发展躬身示范的诚心之作。
第三,体例周详,兼顾古今,真实全面展示了原本剧作的面貌。为让读者详尽了解原本剧作的情况,《九种》在编撰体例上,对每一部作品还做了以下工作:前言部分撰写每位作家小传、介绍著录及版本情况、简述基本剧情及思想性、考证其对当时及后世剧坛的影响等。凡例部分对剧作的校勘、注释、唱词的断句标点等方面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及处理方式做了详细规定。每部作品前均配有2页至4页插页,显示原抄本或影印本的封面、序跋和正文第一页书影等情况。正文部分严格按照整理本的规范为文句标点、分段,区分韵白、唱词,需要进行文字上的补正时相应的做出校记,以恢复原文用字的本来面貌。同时,适时对其中的某些字、词、句做出注释,既为普通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方便,也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了精良的文本。(《清杂剧传奇九种》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于2017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