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讯(记者 于 帆)今年是河南艺术中心投入运营的第十个年头。回顾这十年,河南艺术中心稳扎稳打,为繁荣河南文化市场、提升中原文化品质贡献良多。据统计,自2008年运营以来,河南艺术中心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700多场,接待观众210多万名,举办公益文化广场活动200余场。如今,河南艺术中心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艺术圣地。
紧密契合市民文化生活
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的河南艺术中心,自开业以来,联手其运营方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引进、推出了一系列国内外优秀演出剧目,不仅为河南本土艺术家打造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还丰富了本地市民的文化生活。
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鹏十分感慨:“从刚开业时的冷清到现在跻身于全国剧院演出的先进行列,这和河南艺术中心一直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发展初心分不开。”
据市场调研,2007年,郑州居民的平均艺术投入仅为一年一元钱,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花费上千元观看一场演出。以此为基础,河南艺术中心也从2008年的演出上座率仅为37%,增长至现在的75%;从2008年的会员总数不到1000人,增加至目前的近5万人;演出场次从2009年的191场增加到2017年的421场……正是以文化发展与市民文化生活相契合为出发点,河南艺术中心逐渐成为展示河南文化艺术、提升群众文化艺术素质的窗口。
“以前说起河南艺术中心,我们都知道那是郑州的一座地标建筑,现在则是我们欣赏演出的首选目的地。”作为中心第一批会员观众,郑州市民朗文琴说。
为文化交流搭桥
据悉,河南艺术中心是保利剧院公司接管的第7家剧院。据郭文鹏介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公司十分重视本土文化和外地文化的对接交流。
十年来,河南艺术中心不仅重点引进了《红色娘子军》《丝路花雨》《孔雀》等经典剧目,更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了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音乐剧《宝莱坞商人》《茜茜公主》等国外优秀剧目。同时,利用保利剧院公司所拥有的院线渠道优势,积极推动河南文化“走出去”,将富有河南特色的舞剧《风中少林》等推向全国。
近年来,河南省演出团体使用河南艺术中心场地进行演出的频率正在逐年递增,河南豫剧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等演出团队已在此演出近400场。河南民族乐团、河南省木偶剧团及郑州市歌舞剧院还先后加入保利院线进行全国巡演,把中原的声音向外传播,持续扩大着河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河南省文化厅党委书记宋丽萍对河南艺术中心与保利剧院公司的合作表示了肯定,认为双方的合作为繁荣河南文化市场、培养文化消费习惯以及提升文化对外交流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这里不仅是高雅艺术的殿堂,还成为了展示河南文化形象的窗口。”
坚持文化惠民,培养文化消费习惯
有了好剧院好剧目,更要有“好观众”。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愿意走进剧场,河南艺术中心在进行艺术生产、演出经营、文化交流的同时,把培养观众及艺术普及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
十年来,河南艺术中心精心推出了“市民音乐会”“打开艺术之门”“走进艺术殿堂”等艺术普及活动,让更多的百姓有机会接触艺术、了解艺术。同时,每逢重要节日,河南艺术中心都要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接待市民免费参观大剧院、音乐厅。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和讲座,不仅有效拓展和延伸了艺术中心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同时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观众群体。“十年间,河南观众观看演出的热情不断高涨,专业性也在持续提升,得到了不少演出艺术家的肯定。这也为演出营造出很好的环境,带动市场更为良性地发展。”知名戏剧评论家黄海碧说。
对此,宋丽萍表示,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以及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就目前来看,河南文化消费市场的空间还有很大。“期待通过今年保利剧院公司与河南艺术中心推出的‘演艺提升年’系列活动,令剧院在演艺产品的创作、引进,文化惠民等各个环节有所提升,为活跃河南文化消费市场助力。”